èr sān jié

二三其节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èr sān qí jié 怎么读

注音 ㄦˋ ㄙㄢ ㄑ一ˊ ㄐ一ㄝˊ

繁体二三其節

感情 贬义成语

二三其节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
  • 出处:
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:“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,可以推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二三其节作定语、补语;形容三心二意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二三其德、二三其操

二三其节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,可以摧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

-----西晋·陈寿·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

二三其节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èr), 一部,共2画

(1)(数)数目字:一~。

(2)(数)序数;表顺序:第~。

(3)(形)次等的:~把刀。

(4)(形)两样:不~价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(qí), 八部,共8画

1.  第三人物代词,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们(她们)”、“它(它们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们(她们)的”、“它(们)的”:各得其所。莫名其妙。三缄其口。独行其是。自食其果。

2.  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那”、“那个”、“那些”:其他。其余。其次。文如其人。名副其实。言过其实。

3.  那里面的:其中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
4.  连词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其如是,熟能御之?”

5.  助词,表示揣测、反诘、命令、劝勉:“其如土石何?”

6.  词尾,在副词后:极其快乐。大概其。

读音(jié,jiē), 艹部,共5画
jiéjiē

1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
2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
3.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
4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
5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
6. 礼度:礼节。

7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
8.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
9.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
10.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
11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
12. 姓。

1.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