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声盈路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贬义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生僻成语
拼音: yuàn shēng yíng lù 怎么读
注音: ㄩㄢˋ ㄕㄥ 一ㄥˊ ㄌㄨˋ
繁体:
感情 贬义成语
怨声盈路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
出处:
《魏书·高肇传》:“肇既当衡轴,每事任己,本无学识,动违礼度,好改先朝旧制,出情妄作,减削封秩,抑黜勋人。由是怨声盈路矣。”
语法:
怨声盈路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极为不满。
近义词:
怨声载路、怨声载道、怨声满道
怨声盈路的出处
折叠展开
肇既当衡轴,每事任己,本无学识,动违礼度,好改先朝旧制,出情妄作,减削封秩,抑黜勋人。由是怨声盈路矣。
-----北朝北齐·魏收·《魏书·高肇传》
怨声盈路的典故
折叠展开
东汉末年,权臣、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,政治环境深陷腐败与黑暗。这一年,汉顺帝颁布诏令,意图选拔英才以振国运。李固凭借才华应诏,通过选拔后被任命为议郎。然而,由于他正直不阿的性格,不久便遭到了排挤,被贬谪至四川担任县官。对于这一安排,李固深感不满与愤慨。当他途经陕西汉中时,他毅然决定返回自己的故乡南郑,闭门谢客,拒绝再赴任。 彼时,梁皇后的父亲,即大将军梁商,注意到了李固的才华与决心,并邀请他出任从事中郎。李固看到了与宦官抗衡的一线希望,于是向梁商递交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。在信中,他写道:“昔日孝安皇帝之时,内廷有伯荣、樊丰等人专权,外朝则有周广、谢恽之辈祸乱朝纲。他们公然受贿,滥用职权,无视法度,致使天下动荡,百姓怨声载道。”李固的意图是警示梁商,当前朝政的混乱与民怨的沸腾,然而梁商对此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反应。 这便是成语“怨声满道”的成语故事。它用来形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强烈不满和怨言,也被称作“怨声载道”或“怨声盈路”。
怨声盈路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怨声盈路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