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ī yóu shēng

虽死犹生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suī sǐ yóu shēng 怎么读

注音 ㄙㄨㄟ ㄙˇ 一ㄡˊ ㄕㄥ

繁体雖死猶生

感情 中性成语

虽死犹生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犹:如同。指人虽死,精神不灭,楷模犹存。也指心无牵挂、憾事,虽死犹同活着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晋 常璩《汉中士女志 文姬》:“先公为汉忠臣,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虽死犹生作谓语;指死得有价值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至曾晢、晏子,身为贤士,名传不朽,其人虽死犹生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六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live on in spiri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死得其所

虽死犹生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臣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也。

-----西晋·陈寿·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登传》

虽死犹生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北魏孝文帝的弟弟元禧,在担任冀州刺史期间政绩显著。然而,在孝文帝去世后,他成为辅政大臣,却沉溺于声色,引起了年轻皇帝元恪的不满。公元501年,元恪开始亲自执政,元禧因此感到恐慌,策划了反叛。一日,当元恪出城时,元禧企图趁机发动叛乱,但由于准备不充分,计划暴露,他匆忙逃离,身边仅有忠诚的随从尹龙虎相随。在逃亡的途中,元禧对尹龙虎说:“你要有和我一起赴死的准备。”尹龙虎坚定地回答:“若能与殿下同生共死,即便身死,也如同活着。”这句话彰显了尹龙虎对元禧的忠诚和牺牲精神,即使面临死亡,他也觉得与元禧共同面对是值得的。最终,两人被捉获,元禧被赐死在家中,而尹龙虎的忠诚和勇气也被后世传颂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虽死犹生”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,用来形容那些虽然死去但精神永存、死得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人或事。

虽死犹生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虽死犹生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uī), 口部,共9画

(1)连词,把意思推开一层,表示“即使”或是“纵然”的意思,后面多有“可是”、“但是”相应:~然|~则|麻雀~小,五脏俱全。

(2)虽然。

(3)纵然。

读音(sǐ), 歹部,共6画

(1)生命终止。

(2)(形)不顾生命;拼死:~战|~拼。

(3)(形)表示达到极点:高兴~了|~顽固。

(4)(形)不可调和的:~对头|~对手。

(5)(形)不活动、固定:~脑筋|时间定~。

(6)(动)不能通过:~胡同|堵~。

读音(yóu), 犭部,共7画

(1)(副)〈书〉如同:虽死~生|过~不及。

(2)(副)〈书〉还;尚且:记忆~新|言~在耳。

读音(shēng), 生部,共5画
[ shēng ]

1.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,并能发展长大:诞生。滋生。生长。

2. 造出:生产。

3. 活的,有活力的:生存。生命。生物。生机。出生入死。舍生取义。

4.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:众生。丧生。卫生。

5. 生活,维持生活的:生计。生意。

6. 整个生活阶段:一生。平生。今生。

7. 发出,起动:生病。生气。生效。生花之笔。谈笑风生。

8. 使燃料燃烧起来:生火。

9. 植物果实不成熟:生瓜。

10.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:生饭。生水。

11. 不熟悉的,不常见的:生疏。生客。生字。陌生。

12. 不熟练的:生手。

13. 未经炼制的:生铁。

14. 硬:态度生硬:生吞活剥。

15. 甚,深:生怕。生疼。

16. 正在学习的人:学生。门生。

17.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:儒生。医生。

18.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:小生。老生。武生。

19. 词尾:好生休养。

20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