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憎主人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生僻成语
拼音: dào zēng zhǔ rén 怎么读
注音: ㄉㄠˋ ㄗㄥ ㄓㄨˇ ㄖㄣˊ
繁体:
感情 中性成语
盗憎主人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主人:物主。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。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。
出处:
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,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语法:
盗憎主人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奸恶者憎恨正直者。
示例:
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卢仝》:“仝复虑盗憎主人,愿罢之。”
英语:
Bad eggs hate the honset.
近义词:
盗怨主人
盗憎主人的出处
折叠展开
伯宗每朝,其妻必戒之曰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
盗憎主人的典故
折叠展开
春秋时期,晋国的政权被郤锜、郤犨、郤玉三兄弟牢牢掌握。他们对当时的晋国大夫孙伯宗心生忌惮,常在晋君面前诋毁伯宗,企图破坏他与君主的关系。伯宗的妻子每次看着他上朝都会担心,她曾劝告伯宗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意思是:盗贼对被其盗窃的人怀有深深的恨意,百姓对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也同样厌恶。你的正直言辞恐怕会招来灾祸。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,晋君对伯宗的忠诚和才干产生了怀疑。某次,他终于抓住了伯宗的一个小小过失把伯宗杀掉了。后来,成语“盗憎主人”渐渐流传开来,用以比喻邪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。该成语也被称作“盗怨主人”。
盗憎主人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盗憎主人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