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o zēng zhǔ rén

盗憎主人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怎么读

注音 ㄉㄠˋ ㄗㄥ ㄓㄨˇ ㄖㄣˊ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盗憎主人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主人:物主。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。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,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盗憎主人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奸恶者憎恨正直者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卢仝》:“仝复虑盗憎主人,愿罢之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Bad eggs hate the honset.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盗怨主人

盗憎主人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伯宗每朝,其妻必戒之曰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
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成公十五年》

盗憎主人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时期,晋国的政权被郤锜、郤犨、郤玉三兄弟牢牢掌握。他们对当时的晋国大夫孙伯宗心生忌惮,常在晋君面前诋毁伯宗,企图破坏他与君主的关系。伯宗的妻子每次看着他上朝都会担心,她曾劝告伯宗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。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意思是:盗贼对被其盗窃的人怀有深深的恨意,百姓对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也同样厌恶。你的正直言辞恐怕会招来灾祸。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,晋君对伯宗的忠诚和才干产生了怀疑。某次,他终于抓住了伯宗的一个小小过失把伯宗杀掉了。后来,成语“盗憎主人”渐渐流传开来,用以比喻邪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。该成语也被称作“盗怨主人”。

盗憎主人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盗憎主人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ào), 皿部,共11画

(1)(动)偷、偷窃:~取。

(2)(名)抢劫财物的人:强~。

读音(zēng), 忄部,共15画

(动)厌恶;恨:~恶|~恨。

读音(zhǔ), 亠部,共5画

1. 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,家庭的首脑:主人。物主。失主(失掉财物的人)。当家作主。

2.  旧时臣子称君王,下级称上级,仆人称家主:君主。主上。

3.  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,决定:主张。主见。主意。主义。

4.  对事物有决定权力:民主。自主。主持。主宰。主权(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)。

5.  最重要的,最基本的:主次。主要。主力。主将(jiàng)。

6.  预示:早霞主雨。

7.  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:木主。神主。

8.  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。

9.  姓。

读音(rén), 人部,共2画

(1)(名)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~|女~|~们|~类。

(2)(名)每人;一般人:~手一册|~所共知。

(3)(名)指成年人:长大成~。

(4)(名)指某种人:工~|军~|主~|介绍~。

(5)(名)别人:~云亦云|待~诚恳。

(6)(名)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这个同志~很好|他~老实。

(7)(名)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~不大舒服。

(8)(名)指人手、人材:我们这里正缺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