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ú shī suǒ

流移失所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liú yí shī suǒ 怎么读

注音 ㄌ一ㄡˊ 一ˊ ㄕ ㄙㄨㄛˇ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流移失所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犹言流离失所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,有司礼送京师,加恩畜养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流移失所作谓语、定语;指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。

  • 英语:

    be on the stree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流离失所

流移失所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,有司礼送京师,加恩畜养。

-----近代·赵尔巽·《清史稿·世祖纪二》

流移失所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“流离失所”系由“流离”及“失所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流离”是出自《汉书・卷二四・食货志上》。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,建立新朝。先是贬抑外族,开启战端;之后又一味仿古,更改既有的制度法令,一时间天下动荡不安。在位末年,因遇到干旱,谷物歉收,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,造成几十万流民转入关中,对此王莽下诏为自己辩护说:自己因为遭到厄运,连带作物遭受霜害和蝗灾,以致连年灾荒,又有外族侵犯,盗贼群起,结果造成百姓流亡离散。 “流离”的典源又见《汉书・卷四五・蒯伍江息夫传・蒯通》、《汉书・卷八三・薛宣朱博传・薛宣》。〈蒯通传〉内容则是表述谋士蒯(kuǎi)通为齐王韩信分析天下局势,说到刘邦和项羽相争多年,造成人民惨死,流亡离散荒野。因而建议齐王韩信发挥手握重兵的影响力,进而与楚、汉三足鼎立。〈薛宣传〉内容则是表述汉成帝责备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内,怠忽职守,导致国家谷仓空虚,使得百姓挨饿,流亡离散各地,几万人因此生病而死。 “失所”则是出自汉・李陵〈与苏武〉诗。汉武帝时,将军李陵以五千步兵和匈奴十余万人对抗,战到最后,不敌匈奴,只好投降。家人受到连累,全部被处死,从此他便留在匈奴,到死都没有回到汉朝。这期间,奉命出使匈奴而被拘留的苏武,和他结为好友。苏武回汉朝时,李陵写了三首〈与苏武〉诗,诉说与知心的朋友分别,难再相见的心情。其中,用“云被风吹得四处飘荡,失去了居所”来形容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朋友从此分隔两地的无奈。后来“流离”和“失所”被合用成“流离失所”,用来形容转徙离散,无处安身。

流移失所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流移失所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liú), 氵部,共10画

(1)(动)水流动。(动)液体移动;流动

(2)(动)水流动。(动)移动不定

(3)(动)水流动。(动)流传;传播

(4)(动)水流动。(动)向坏的方面转变

(5)(动)水流动。(动)旧时的刑罚;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

(6)(动)水流动。(名)指江河的流水

(7)(动)水流动。(名)像水流的东西

(8)(动)水流动。(名)品类;等级

读音(yí), 禾部,共11画

(1)(动)移动:转~。

(2)(动)改变;变动:~风易俗|贫贱不能~。

读音(shī), 丿部,共5画

(1)(动)失掉;丢掉:丧~。

(2)(动)没有把握住:~手|~足。

(3)(动)找不着:迷~方向。

(4)(动)没有达到目的:~意。

(5)(动)改变(常态):~声。

(6)(动)违背;背弃:~信|~约。

(7)(动)错误;过失:~误。

读音(suǒ), 户部,共8画
[ suǒ ]

1. 处,地方:住所。哨所。场所。处所。

2.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

3. 量词,指房屋:一所四合院。

4. 用在动词前,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:所部(所率领的部队)。所谓(a.所说的;b.某些人所说的,含不承认意)。无所谓(不关紧要,不关心)。所有。各尽所能。所向无敌。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。

5. 用在动词前,与前面的“为”或“被”字相应,表示被动的意思:为人所敬。

6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