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ín wèi

民不畏死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mín bù wèi sǐ 怎么读

注音 ㄇ一ㄣˊ ㄅㄨˋ ㄨㄟˋ ㄙˇ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民不畏死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民不畏死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毛泽东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:“中国人民死都不怕,还怕困难么?老子说过:‘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The people fear not death.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贪生怕死

民不畏死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

-----春秋·老子·《老子》

民不畏死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mín), 乛部,共5画

(1)(名)人民:~办|~变|~兵|吊~代罪|劳~伤财|全~皆兵。

(2)(名)某族的人:藏~|回~。

(3)(名)从事某种职业的人:农~|渔~|牧~。

(4)(名)民间:~歌|~谣。

(5)(名)非军人;非军事的:军~团结|拥政爱~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wèi), 田部,共9画

(1)(形)害怕

(2)(动)畏惧。

(3)(动)佩服。

读音(sǐ), 歹部,共6画

(1)生命终止。

(2)(形)不顾生命;拼死:~战|~拼。

(3)(形)表示达到极点:高兴~了|~顽固。

(4)(形)不可调和的:~对头|~对手。

(5)(形)不活动、固定:~脑筋|时间定~。

(6)(动)不能通过:~胡同|堵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