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ng zhī xiān zhī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

  • 结构 复句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jiāng yù qǔ zhī bì xiān yǔ zhī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ㄤ ㄩˋ ㄑㄨˇ ㄓ,ㄅ一ˋ ㄒ一ㄢ ㄩˇ ㄓ

繁体將欲取之,必先與之

感情 中性成语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一》:“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;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同将夺固予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常有这样的情形,就是只有丧失,才能不丧失,这是“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”的原则。(《毛泽东选集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Give in order to take.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将取姑与、欲取姑与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

-----春秋·老子·《老子》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末期的晋国,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是赵、魏、韩、智、范、中行六家。他们都是卿大夫职位,各自都拥有武装军队,权势实力都超过奴隶主贵族,连国君也被控制。六家之间常发生争权夺利的兼并。范、中行先后被四家瓜分。接着智伯向魏宣子提出领土要求。魏宣子即当拒绝,可是他的谋士任章却向魏宣子献计说:“请不要正面拒绝智伯,不妨满足他的要求。等他尝到甜头,一定会骄傲起来,更加贪得无厌四处伸手。到那时其他大夫必然会不满, 从而使各家联合。这样你们几家兵力, 收拾一个孤立而又骄傲轻敌的智伯, 试想他的性命还保得住吗?”任章又说:“《周书》上不是有这样几句吗:‘将欲败之, 必姑辅之; 将欲取之, 必姑与之’。(意思是: 将要打败他, 必须姑且帮助他; 将要夺取他, 必须姑且给与他。)所以你必须姑且给与他土地。”魏宣子照任章的话办理, 结果智伯被三家所灭, 魏宣子不但收回了划去的土地, 还分得了更多的土地。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iāng,jiàng,qiāng), 丬部,共9画
jiāngjiàngqiāng

1.(副词)就要;快要 :天~下雨

2.(介词)把;拿:~功赎罪。

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~军。

4.带领;搀扶:~幼弟而归。扶~。

5.做:慎重~事。

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

7.(文言副词)又;且 :~信~疑。

8.(助词)表示动作的开始 :赶~上去。

1.统率士兵的人:大将、勇将、将士用命。

2.高级军阶的名称:上将、中将、少将。

3.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:游泳健将。

4.带、率领:将兵。

愿;请求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: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(《诗经.卫风.氓》)

读音(yù), 谷部,共11画

(1)(名)欲望:食~|求知~。

(2)(动)想要;希望:随心所~|畅所~言。

(3)(动)需要:胆~大而心~细。

(4)(副)将要:摇摇~坠|山雨~来风满楼。

读音(qǔ), 耳部,共8画

(动)选取:~道|录~|可~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bì), 丶部,共5画

(1)(副)必定;必然:战~胜;攻~克|~经之路。

(2)(副)必须;一定要:事~躬亲。

读音(xiān), 儿部,共6画

(1)(副)时间或次序在前:~发制人|~礼后兵|~来后到。

(2)(名)祖先;上代:~人|祖~。

(3)(名)尊称死去的人:~父|~哲。

(4)(名)〈口〉先前。

(5)姓。

读音(yǔ,yù,yú), 一部,共3画
yǔyùyú

1. 和,跟:正确与错误。与虎谋皮。生死与共。

2. 给:赠与。与人方便。

3. 交往,友好:相与。与国(相互交好的国家)。

4. 〔与其〕比较连词,常跟“不如”、“宁可”连用。

5. 赞助,赞许:与人为善。

1. 参加:参与。与会。

1. 同“欤”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