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ǎ diāo zhuó

不假雕琢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bù jiǎ diāo zhuó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不假雕琢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不必借助精雕细琢。 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。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。

  • 出处:

    :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四引《南州异物志》:“南海中,有大文贝,质白而文紫,天资自然,不假雕琢。”

不假雕琢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南海中,有大文贝,质白而文紫,天资自然,不假雕琢。

-----三国吴·万震·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四引《南州异物志》

不假雕琢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不假雕琢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jiǎ,jià), 亻部,共11画
jiǎjià

1. 不真实的,不是本来的,与“真”相对:假山。假话。假冒。假释。假死。虚假。真假。弄虚作假。

2. 借用,利用:假借。假货。假道(借路)。假手(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)。假公济私。不假思索(用不着想)。

3. 〔假名〕日本文所用的字母,多借用汉字的偏旁。楷书称“片假假”,草书称“平假假”。

4. 据理推断,有待验证的:假设。假使。假令。假如。假若。

1.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:假日。假条。病假。

读音(diāo), 隹部,共16画

(1)(名)猛禽类鸟:老~。

(2)(动)在竹木、玉石、金属等上面刻画:~刻。

读音(zhuó,zuó), 王部,共12画
zhuózuó

1. 雕刻玉石,使成器物,常喻用心推敲考虑、刻意求工:琢磨。雕琢(a.雕刻玉石等;b.过分地修饰文字,使人觉得不自然,如“琢琢之风不可长”)。琢刻。琢句。玉不琢,不成器。

1. 〔琢磨〕思索、考虑,如“他的话我琢琢了很久,不明白什么意思”(“磨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