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àng shì jiě wàn

壮士解腕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zhuàng shì jiě wàn 怎么读

注音 ㄓㄨㄤˋ ㄕˋ ㄐ一ㄝˇ ㄨㄢˋ

繁体壯士解腕

感情 中性成语

壮士解腕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,就立即截断,以免毒性扩散全身。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,不可犹豫不决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壮士解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必要时我们要有壮士解腕的精神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当机立断、壮士断腕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犹豫不决

壮士解腕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古人有言:“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。”

-----西晋·陈寿·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泰传》

壮士解腕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“壮士解腕”比喻当机立断,不能因为犹豫而因小失大。   此典出自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泰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’”   陈泰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,曾担任过游击将军、并州刺史、尚书右仆射等职务。   陈泰在代理征西将军时,有一年,蜀将姜维、夏侯霸兵分三路进攻魏国边境。雍州刺史王经连忙禀报了陈泰。当时姜维率领几万兵马,到达罕地方,预备直取狄道。陈泰命令王经进驻狄道,结果王经作战连连失利,损失惨重。只有一万多士卒退到狄道城内坚守,其余的都四向逃散了。姜维乘胜围住狄道城。陈泰领兵昼夜兼程,路上与邓艾的兵马汇合,一同前往陇西。邓艾对陈泰说:“如今王经军队受到很大挫伤,姜维打了胜仗,士气高涨。他们的气势此时不可阻挡,而且我们战败之后,将士信心不足,我觉得,不如暂时放弃狄道城,避开姜维的锋芒,待他松懈下来以后再寻机救援狄道,我们割险自保,牺牲局部保全整体。古人说过:毒蛇咬手,壮士就砍掉手腕,以免身体受到毒害。孙子兵法上不是也有兵有所不击、地有所不守这样的话吗?请你考虑一下我的建议。”   陈泰沉吟了半晌,最后摇摇头说:“不行啊,王经已经败了,若让姜维趁胜进兵向东,占据栎阳,积存粮草,收降残兵,招纳羌人、胡人,与我们争夺关、陇要地,那我们就处于被动的境地了。现在必须速战速决,要迅雷不及掩耳地袭击他!”   陈泰说服了邓艾,派兵进入高城岭,夜里偷偷登上狄道东南的高山,点燃烽火,吹起号角。狄道城内守兵看见援军已到,士气倍增,纷纷请战,姜维见援军来得这样快,以为必有奇谋,不禁恐慌不已,便下令撤军。于是狄道城也因此解围了。

壮士解腕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uàng), 丬部,共6画

(1)(名)姓。

(2)(形)强壮

(3)(形)雄壮;大:~观|~志。

(4)(动)加强;使壮大:~胆|~声势。

读音(shì), 士部,共3画

(1)(名)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

(2)(名)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。

(3)(名)士人:~农工商。

(4)(名)军人:~气。

(5)(名)军人的一级;在尉以下:上~|中~|下~。

(6)(名)指某些种技术人员:护~|医~。

(7)(名)对人的美称:女~|烈~。

(8)(名)姓。

读音(jiě,jiè,xiè), 角部,共13画
jiějièxiè

1. 剖开,分开:解剖。分解。瓦解。解体。

2. 把束缚着、系着的东西打开:解开。解甲归田。解囊相助。

3. 除去,除,废除,停止:解放(a.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;b.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)。解除。解饿。解乏。解惑。解疑。解围。解脱。解雇。解聘。解散。解毒。

4. 溶化:溶解。解冻。

5. 讲明白,分析说明:解释。解析。解说。劝解。解嘲。

6. 懂,明白:理解。见解。

7. 调和,处理:解决。和解。调(tiáo )解。排解。

8. 高兴,开心:解颜而笑。

9. 排泄:解手。

10.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。

11. 演算方程式:解方程。

12. 文体的一种,如韩愈《进学解》。

1. 发送。

2. 押送财物或犯人:押解。起解。解差(chāi)。解回北京。

1. 古同“懈”,松弛,懈怠。

2. 古同“邂”,邂逅。

3.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,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:卖解的。跑马卖解。

4. 〔解湖〕湖名,在中国山西省。

5. 姓。

读音(wàn), 月部,共12画

(名)(~子;~儿)胳膊下端跟手掌相连接的可以活动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