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áng juàn yòu

黄绢幼妇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huáng juàn yòu fù 怎么读

注音 ㄏㄨㄤˊ ㄐㄨㄢˋ 一ㄡˋ ㄈㄨˋ

繁体黄絹幼婦

感情 中性成语

黄绢幼妇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“绝妙”二字的隐语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·金盈之《醉翁谈录·约朋友结果檄书》:“文妙黄绢幼妇,赋高乌有子虚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黄绢幼妇作宾语;指“绝妙”二字的隐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0回:“古来如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’,至今传为美谈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a popular code for the phrase "extremely exquisite"

黄绢幼妇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文妙黄绢幼妇,赋高乌有子虚。

-----宋·金盈之·《醉翁谈录·约朋友结果檄书》

黄绢幼妇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东汉时期,有一个名叫曹娥的人,在她十四岁时,父亲溺水身亡,她毅然跳入江中寻找父亲的遗体,不幸淹死。上虞县令度尚被她的孝行所打动,于是邀请了邯郸淳撰写悼词,并刻在石碑上,这便是《曹娥碑》。 文学家蔡邕读过碑文后,对邯郸淳的文才赞叹不已,于是在碑的背面写了八个字: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。”这八个字的含义当时无人能解。后来,曹操路过此地,指着那八个字问他的主簿杨修其含义。杨修解释道:“‘黄绢’是一种色丝,色丝旁边加上一个‘色’,就是‘绝’字;幼妇是少女,少女旁边加上一个‘少’,就是‘妙’字;外孙是女儿的儿子,女儿旁边加上一个‘子’,就是‘好’字;齑是辛辣的蒜泥、葱末之类,齑臼是捣蒜的钵子,是承受辛辣之物的容器,辛辣二字合并为一,就是‘辞’字。这是蔡邕赞誉碑文‘绝妙好辞’。”曹操听后,对杨修的才识赞赏有加。 成语“黄绢幼妇”便源于此,用来形容事物绝妙。该成语也作“黄绢幼妇,外孙齑臼”、“黄绢外孙”等。

黄绢幼妇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uáng), 黄部,共11画

(1)(形)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~布|~花|~色|发~。

(2)(名)指黄河:~泛区|治~|~灾。

(3)(Huánɡ)姓。

(4)(动)〈口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~了|对象~了|生意~了。

读音(juàn), 纟部,共10画

(名)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品:手~|丝~|绸~。

读音(yòu), 幺部,共5画

(1)(形)幼小

(2)(形)(年纪)小;未长成:~虫|~根|~林|~苗|~师|~体|~芽|~株。

(3)(名)小孩儿:~儿园|妇~|扶老携~。

读音(fù), 女部,共6画

(1)(名)妇女:~科医生|~联(妇女联合会)。

(2)(名)已婚的女子:少~。

(3)(名)妻:夫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