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ān jīn zhǒu

千金敝帚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qiān jīn bì zhǒu 怎么读

注音 ㄑ一ㄢ ㄐ一ㄣ ㄅ一ˋ ㄓㄡˇ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千金敝帚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,却是十分珍贵的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苏轼《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》诗:“千金敝帚那堪换,我亦淹留岂长算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千金敝帚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引》:“因念昔之好事,有什袭碔趺千金敝帚者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cherish an old broom as if it were a thousand pieces of gold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敝帚千金、敝帚自珍

千金敝帚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千金敝帚那堪换,我亦淹留岂长算。

-----宋·苏轼·《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》诗

千金敝帚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东汉时期,光武帝刘秀派遣大司马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,前去征讨在益州割据自立的公孙述。然而,在征战的过程中,岑彭不幸遭到公孙述的刺客暗杀,使得吴汉不得不独自领军继续西进。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战斗,吴汉终于将大军推进至成都城下。公孙述亲自率军出城迎战,然而战斗惨烈,他身受重伤,于当夜离世。次日,公孙述麾下的大将延岑,眼见大势已去,选择了向吴汉投降。然而,吴汉并未接受延岑的投降,他选择了继续攻城。成都城破后,吴汉下令处死了公孙述和延岑的家人,并放纵士兵在城中放火抢掠。这一行为,虽然为吴汉赢得了战争的胜利,但却引来了光武帝刘秀的愤怒。刘秀得知成都被攻陷的消息,心中既喜又怒。他立即派遣使臣前往成都,制止了吴汉的屠城行为,并在诏书中严厉斥责了吴汉的副将刘禹:“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”意思是敌人投降后,无辜的百姓数以万计,一旦放任士兵抢掠、纵火,其后果令人心酸,家中破旧的扫帚也等同于千金,你刘禹作为汉朝宗室的子孙,怎能忍心对汉家的百姓如此行事?这段诏书,不仅表达了刘秀对吴汉和刘禹的愤怒,也催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——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”。这个成语,用来比喻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,即使并不完美,也倍加珍惜。它也常被写作“敝帚千金”或“千金敝帚”,用以提醒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份财富和幸福。

千金敝帚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qiān), 丿部,共3画

(1)(数)数目;十个百。

(2)(形)比喻很多:~方百计。

读音(jīn), 金部,共8画

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

2.金属:五~。

3.钱:现~。助学~。

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~收兵。~鼓齐鸣。

5.比喻尊贵、珍贵:~口玉言。

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~发(fà)。~灿灿。

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读音(bì), 攵部,共11画

(1)(形)〈书〉破烂:~衣|舌~唇焦。

(2)(代)谦辞;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:~姓|~校。

读音(zhǒu), 彐部,共8画

(名)笤帚;扫帚:炊~|扫~星|敝~自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