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nai

如之奈何

  • 结构 复杂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rú zhī nai hé 怎么读

注音 ㄖㄨˊ ㄓ ˙ㄋㄞ ㄏㄜˊ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如之奈何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怎么办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:“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,如之奈何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如之奈何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今一旦大权在手,我与姊妹都命在旦夕矣,如之奈何?”

  • 英语:

    How can it be managed?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如何是好

如之奈何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倘或被眼病手快的拿了送官,如之奈何?

-----元末明初·施耐庵·《水浒传》

如之奈何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如之奈何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rú), 女部,共6画
[ rú ]

1. 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
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
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
4. 到,往:如厕。

5. 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
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
7. 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
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
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
10. 表示举例:例如。

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
12. 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
13. 姓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nài), 大部,共8画

1.奈何:无~。怎~。

2.怎奈;无奈。

3.姓。

读音(hé), 亻部,共7画

1.  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何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何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何不?”“何如?”d.哪里,如“何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何乐而不为?”)。

2.  副词,多么:何其壮哉!

3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