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íng zhuàng

奇形异状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qí xíng yì zhuàng 怎么读

注音 ㄑ一ˊ ㄒ一ㄥˊ 一ˋ ㄓㄨㄤˋ

繁体奇形異狀

感情 中性成语

奇形异状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亦作“奇形怪状”。奇异的形状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异状,或乘车马著赤衣者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奇形异状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物体的外形。

  • 英语:

    grotesque in appearance

  • 其他:

    <法>bizarreri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奇形怪状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端端正正

奇形异状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异状,或乘车马著赤衣者。

-----唐·房玄龄·《晋书·温峤传》

奇形异状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《晋书·温峤传》中,记载了晋朝官员温峤的一段奇遇。他行至武昌的牛渚矶,面对深邃莫测的水域,听闻此地水下潜藏着诸多怪物的传说,不禁心生好奇。于是,温峤利用犀角的神奇光芒,点燃以照亮水面。瞬间,光芒中显现出各式各样的奇异水族,形态万千,甚至有似人般穿着红衣、乘坐马车的奇异景象。当晚,温峤在梦中遭遇一位神色不悦之人,责备他以犀角之光侵扰了异界的安宁。不久之后,温峤因牙齿疾病就医拔牙,不料术后突患中风,不久便辞世而去。此事在世间引起了广泛的议论,人们多认为这是他触犯灵界禁忌所致,是遭到了报应。这一故事逐渐流传开来,并形成了“奇形怪状”或“奇形异状”这一成语,用以形象地描绘那些不寻常、怪异多姿的形态或事物。

奇形异状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奇形异状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qí,jī), 大部,共8画
qíjī

1. 特殊的,稀罕,不常见的:奇闻。奇迹。奇志。奇观。奇妙。奇巧。奇耻大辱。

2. 出人意料的,令人不测的:奇兵。奇计。奇袭。出奇制胜。

3. 惊异,引以为奇:奇怪。惊奇。不足为奇。

1. 数目不成双的,与“偶”相对:奇数(不能被二整除的数,如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等,正的奇数亦称“单数”)。

2. 零数:奇零(不满整数的数)。奇羡(赢余,积存的财物)。有奇(如“八分奇奇”即八分多一点)。

读音(xíng), 彡部,共7画

(1)(名)形状:方~|图~|地~。

(2)(名)形体;实体:有~|~影不离。

(3)(动)显露;表现:喜~于色|~诸笔墨。

(4)(动)对照:相~见绌|相~之下。

读音(yì), 巳部,共6画

(1)(形)有分别;不相同:~口同声|大同小~。

(2)(形)奇异;特别:~香|~闻。

(3)(形)惊奇;奇怪:惊~|深以为~。

(4)(形)另外的;别的:~日|~地。

(5)(形)分开:离~。

读音(zhuàng), 丬部,共7画

(1)(动)形态:~态|奇形怪~。

(2)(名)情况:~况|病~。

(3)(动)陈述或描摹:~语|~其事。

(4)(名)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:~纸|~子|行~。

(5)(名)褒奖、委任等文件:奖~|委任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