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ěi háng

一苇可航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yī wěi kě háng 怎么读

注音 一 ㄨㄟˇ ㄎㄜˇ ㄏㄤˊ

繁体

感情

一苇可航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一苇:一捆芦苇。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。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,不难渡过。亦作“航一苇”。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长江之限,不可久恃,苟我不守,一苇可航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河广不七十步,~,非有惊涛怒浪之险,不足恃者一。 ★清·张廷玉《明史·方震孺传》

  • 示例:

    河广不七十步,一苇可航,非有惊涛怒浪之险,不足恃者一。清·张廷玉《明史·方震孺传》

一苇可航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谁谓河广?一苇杭之。

-----周·无名氏·《诗经·卫风·河广》

一苇可航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一苇可航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读音(wěi), 艹部,共7画

(名)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;茎有节而中空;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:~子。

读音(kě,kè), 口部,共5画
kěkè

1. 允许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
2. 能够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
3. 值得,认为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
4. 适合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
5. 尽,满:可劲儿干。

6. 大约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
7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
8. 表示强调:他可好了。

9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
10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:这件事他可同意?

11. 姓。

1. 〔可汗(hán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
读音(háng), 舟部,共10画

(1)(名)船。

(2)(动)航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