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án zhú kuài

韩獹逐块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hán lú zhú kuài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

韩獹逐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古代骏犬韩卢追逐土块。比喻白费力气,徒耗精神。《景德传灯录·王敬初常侍》:“供養主才坐,問云:‘昨日 米和尚 有什麽言句,便不得見?’ 王公 曰:‘師子齩人,韓獹逐塊。’ 米師 竊聞此語,即省前謬。”参见“ 韓盧 ”。

韩獹逐块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供养主才坐,问云:“昨日米和尚有什么言句,便不得见?”王公曰:“师子咬人,韩獹逐块。”米师窃闻此语,即省前谬。

-----宋·释道原·《景德传灯录·王敬初常侍》

韩獹逐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án), 龺部,共12画

(1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。

(2)(名)姓。

读音(lú), 犭部,共19画

古代一种优良的狗。

读音(zhú), 辶部,共10画

(1)(动)追赶:~鹿|随波~流。

(2)(动)驱逐:~客|~出。

(3)(副)挨着(次序):~次|~个|~句|~年|~日|~条。

读音(kuài), 土部,共7画

(1)(名)(~儿)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:糖~儿|煤~|把肉切成~。

(2)(名)ɑ)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:两~香皂|一~布。b)用于银币或纸币;等于“圆”:两~香皂|一~布。b)用于银币或纸币;等于“圆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