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èng gào

无可奉告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当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wú kě fèng gào 怎么读

注音 ㄨˊ ㄎㄜˇ ㄈㄥˋ ㄍㄠˋ

繁体無可奉告

感情 中性成语

无可奉告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

  • 出处:

    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这个不知道其实是‘无可奉告’,比‘不能奉告’或‘不便奉告’语气略觉轻些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无可奉告作谓语;多用于外交辞令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事关公司的财务机密,因此无可奉告

  • 英语:

    have nothing to say

  • 日语:

    もうしあげることなし

  • 俄语:

    нé о чём уведомлять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(dazu) kein Kommentar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和盘托出

无可奉告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自奉覆漾电后,旋于月之五日赴外部催询……仍言兵部尚未查察清楚,国家不能定计,无可奉告。

-----清·许景澄·《致总理衙门总办函》

无可奉告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无可奉告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kě,kè), 口部,共5画
kěkè

1. 允许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
2. 能够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
3. 值得,认为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
4. 适合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
5. 尽,满:可劲儿干。

6. 大约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
7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
8. 表示强调:他可好了。

9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
10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:这件事他可同意?

11. 姓。

1. 〔可汗(hán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
读音(fèng), 一部,共8画

(1)(动)给;献给(多指对上级或长辈):~上新书一册。

(2)(动)接受(多指上级或长辈):~到命令。

(3)(形)尊重:崇~|~为圭臬。

(4)(名)信仰:素~佛教。

(5)(动)侍侯:~养|侍~。

(6)敬辞;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~托|~陪|~劝|~告。

(7)(Fènɡ)姓。

读音(gào), 口部,共7画

(1)(动)把事情向人陈述、解说:~诉|~知|广~|报~|通~|忠~。

(2)(动)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、控诉:~状|到法院去~他。

(3)(动)为了某事而请求:~假|~贷。

(4)(动)表明:~辞|自~奋勇。

(5)(动)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:~成|~罄|~一段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