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qiú bǎo

食无求饱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shí wú qiú bǎo 怎么读

注音 ㄕˊ ㄨˊ ㄑ一ㄡˊ ㄅㄠˇ

繁体食無裘飽

感情 中性成语

食无求饱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饱:吃足。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

  • 出处:

   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食无求饱作宾语、定语;指饮食要有节制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老舍《特大的新年》:“可是初二祭财神,您还能讲君子食无求饱?”

  • 英语:

    be half fed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食不求饱、食不念饱

食无求饱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
-----春秋·孔子·《论语·学而》

食无求饱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时期,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,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,经历卫、郑、陈、晋等地碰壁后,在蔡国闲居,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,经常是三月不知肉味,为此不得不用“君子食无求饱”来教育弟子跟他过苦行僧的生活。

食无求饱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í,sì), 食部,共9画
shísì

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
2.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3.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4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1.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
读音(qiú), 一部,共7画

(1)(动)请求:~救|~教。

(2)(动)要求:精益~精。

(3)(动)追求;探求;寻求:~学问|实事~是|刻舟~剑|不~名利。

(4)(动)需求;需要:供~关系|供过于~。

(5)姓。

读音(bǎo), 饣部,共8画

(1)(形)满足了食量(跟‘饿’相对)

(2)(形)饱满:谷粒儿很~。

(3)(副)足足地;充分:~经风霜。

(4)(动)满足:一~眼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