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ìn měi jìn shàn

尽美尽善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褒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jìn měi jìn shàn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ㄣˋ ㄇㄟˇ ㄐ一ㄣˋ ㄕㄢˋ

繁体儘美儘善

感情 褒义成语

尽美尽善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尽:极。极其完善,极其美好。形容事物完无缺。同“尽善尽美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:‘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’谓《武》:‘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尽美尽善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於穆哀皇,圣心虚远。雅好玄古,大庭是践。道尚无为,治存易简。化若风行,民犹草偃。虽曰登遐,徽音弥阐。愔愔《云》《韶》,尽美尽善。《乐府诗集 郊庙歌辞八 歌哀皇帝》

  • 英语:

    the pink of perfection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尽善尽美

尽美尽善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臣愿天下之事,悉欲尽美尽善,宁以书道,独能谢于前代乎!

-----唐·张怀瓘·《评书药石论》

尽美尽善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源见“尽善尽美”。“尽善尽美”一语原见于孔子对古代乐曲的评论。据《论语・八佾》记载,孔子认为上古时虞舜时所制定的〈韶〉乐“尽美”又“尽善”,周武王时所制定的〈武〉乐则“尽美”不“尽善”。意思是说:〈韶〉乐的音调极为优美,内容又能感动人心;〈武〉乐虽然音调旋律亦佳,但在意境上却略逊一筹。孔子会有这样的看法,其实与他的政治主张有关,虞舜时代的平和较近于孔子所向往的仁义之境,周武王虽亦为明主,但毕竟是以武力推翻纣王而取得政权,此则违背了孔子的理念,也间接影响孔子对当代音乐的评价。故孔子说的“尽美”和“尽善”,原来是指音乐的形式优美,内容完善,后来“尽善尽美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事物的完善美满已达极限,有时也作“尽美尽善”,如《警世通言・卷一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,啸虎闻而不吼,哀猿听而不啼。”便是描述伯牙之琴艺发挥到极致时,可使老虎、猿猴都静下来聆听。

尽美尽善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ìn,jǐn), 尸部,共6画
jìnjǐn

1. 完毕:用尽。说不尽。取之不尽。

2. 达到极端:尽头。山穷水尽。尽情。自尽(自杀)。

3. 全部用出,竭力做到:尽心。尽力。尽瘁。尽职。尽忠。尽责。人尽其才。物尽其用。

4. 都,全:尽然。尽是白的。尽收眼底。尽释前嫌。

1. 极,最:尽底下。

2.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尽量(liàng )。尽管。

读音(měi), 大部,共9画

(1)(名)美丽;好看

(2)(动)使美丽:~容。

(3)(形)令人满意;好:价廉物~|日子过得挺~。

(4)(动)〈方〉得意:夸了他几句;他就~得不得了。

(5)(名)指美洲:南~。

(6)(名)指美国:~元。

读音(jìn,jǐn), 尸部,共6画
jìnjǐn

1. 完毕:用尽。说不尽。取之不尽。

2. 达到极端:尽头。山穷水尽。尽情。自尽(自杀)。

3. 全部用出,竭力做到:尽心。尽力。尽瘁。尽职。尽忠。尽责。人尽其才。物尽其用。

4. 都,全:尽然。尽是白的。尽收眼底。尽释前嫌。

1. 极,最:尽底下。

2.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:尽量(liàng )。尽管。

读音(shàn), 口部,共12画

(1)(形)善良;慈善:~举|~事。

(2)(形)善行;善事:行~。

(3)(形)良好:~策|~本。

(4)(形)友好;和好:友~|亲~。

(5)(形)熟悉:面~。

(6)(形)办好;弄好:~后|~始~终。

(7)(形)擅长;长于:多谋~断。

(8)(形)好好地:~自保重。

(9)(形)容易;易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