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iáng

自强不息

  • 结构 补充式成语
  • 感情 褒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zì qiáng bù xī 怎么读

注音 ㄗˋ ㄑ一ㄤˊ ㄅㄨˋ ㄒ一

繁体自強不息

感情 褒义成语

自强不息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自强不息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一个国家要想强盛,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。

  • 英语:

   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

  • 俄语:

    неуклонно стремиться вперёд<неуклонно добивáться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sich unermüdlich emporarbeiten<法>faire des efforts inlassables pour se perfectionner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发愤图强、励精图治、卧薪尝胆、发奋图强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自暴自弃、自轻自贱、心灰意懒

自强不息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
-----商·姬昌·《周易·乾》

自强不息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据《孔子家语·五仪解》记载,鲁哀公曾向孔子询问:“何为君子?”孔子回答:“所谓君子者,言必忠信而心不怨,怨咎仁义在身而色无伐,无伐善之色也思虑通明而辞不专;笃行信道,自强不息,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。此则君子也。”大意是:君子的标准在于,他的言辞真诚恳切,内心无怨恨之情;他具备仁义的美德,但不自我炫耀;他的思维明智而通达,言辞不专横。他对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,不断提升自我修养。他的气质从容祥和,看似容易超越,但实则难以企及。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。 后来,成语“自强不息”便广为流传,指自己奋发向上,永不止息。

自强不息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自强不息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ì), 自部,共6画

(1)(代)自己:~爱|~备|~便|~费|~供|~家|~荐|~救|~勉|~弃|~谦|~强|~杀|~述|~诉|~习|~信|~省|~许|~选|~学|~专|~足|~不量力|~掘坟墓|~鸣清高|~投罗网|~我批评|~言~语|~作聪明。

(2)(副)自然;当然:~不待言|~当努力|~有公道。

(3)(介)从;由:~古|~外|~小|~远而近。

读音(qiáng,qiǎng,jiàng), 弓部,共12画
qiángqiǎngjiàng

1. 健壮,有力,与“弱”相对:强壮。强健。强人。强力。强大。强劲。刚强。富强。列强。强弩之末。年富力强。

2. 程度高:强手。强烈。强酸。能力强。

3. 胜过,优越,好:强干。争强好(hào )胜。

4. 有余,略多于某数:强半(超过一半)。

5. 使用强力,硬性地:强占。强加。强攻。强悍。强横(hèng )。强梁(强横霸道)。

6. 着重,增加分量:强化。增强。

1. 硬要,迫使,尽力:强使。强迫。强逼。强辩。勉强。强人所难。强词夺理。

1. 固执,强硬不屈:强嘴。倔强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xī), 自部,共10画

(1)(名)呼吸时进出的气:晕~|气~。

(2)(名)消息。

(3)(动)停止;安息;屏息。

(4)(动)休息。

(5)(名)滋生;繁殖。

(6)(名)利钱;利息。

(7)(名)〈书〉指子女。

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