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ūn qiū lái

春去秋来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chūn qù qiū lái 怎么读

注音 ㄔㄨㄣ ㄑㄨˋ ㄑ一ㄡ ㄌㄞˊ

繁体萅去秌來

感情 中性成语

春去秋来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春天过去,秋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刘基《大堤曲》:“春去秋来年复年,生歌死哭长相守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春去秋来联合式;作状语;指时光流逝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春去秋来,他觉得自己真的老了。

  • 英语:

    Springs and autumns pass unheeded.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春去夏来

春去秋来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卫辰潜通苻坚,坚以为左贤王。遣使请坚求田内地,春去秋来,坚许之。

-----唐·李延寿·《北史·夏赫连氏传》

春去秋来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匈奴的首领卫辰在暗中与前秦的皇帝苻坚建立了联系,苻坚认可了这种关系,并授予卫辰左贤王的职位。之后,卫辰派遣使者去苻坚那里,请求在内地给他分配一些田地。这些使者春天出发,秋天返回,带回了苻坚的同意和许可。后来,“春去秋来”这个成语逐渐流行开来,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。它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和不断前进,提醒人们珍惜时光,抓住每一个春天般的开始,同时也要在秋天般的收获中反思和总结。

春去秋来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chūn), 日部,共9画

(1)(名)春季;一年的第一季。

(2)(名)男女情欲:~情。

(3)(名)姓。

读音(qù), 土部,共5画

(1)(动)离开:拿~|~世|~职|~留两便。

(2)(动)失去;失掉:大势已~。

(3)(动)除去;除掉:~病|~火|~皮。

(4)(动)距离:两地相~四十里|~今五十年。

(5)(副)过去的;特指过去的一年:~年|~冬今春。

(6)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:~向|从成都~重庆。

(7)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:你们~考虑考虑。

(8)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:他听报告~了。

(9)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;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、方向或态度;后者是前者的目的:提水~浇花|要从主要方面~检查。

(10)去声:平上~入。

(11)(动)扮演(戏剧里的角色):在这出戏中;他~厂长。

(12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:拿~|捎~。

(13)用在动词后;表示动作的继续等:信步走~(=过去)|让他说~(=下去)。

读音(qiū), 禾部,共9画

(1)(名)秋季:深~|~风|~雨。

(2)(名)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:麦~|大~。

(3)(名)指一年的时间:一日不见;如隔三~。

(4)(名)指某个时期(多指不好的):多事之~|危急存亡之~。

(5)(名)姓。

读音(lái), 一部,共7画

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13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