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zhàn sān běi

三战三北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sān zhàn sān běi 怎么读

注音 ㄙㄢ ㄓㄢ ㄙㄢ ㄅㄟˇ

繁体三戰三北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三战三北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北:败逃。打三仗,败三次。形容屡战屡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师大北。越之左军右军,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天没。又郊败之。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三战三北作谓语、定语;指屡战屡败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待彼三战三北余,试我七纵七擒计。(清 黄遵宪《度辽将军歌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fight every time and lose every tim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屡战屡败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所向无敌、不堪一击

三战三北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吴师大北。越之左军右军,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天没。又郊败之。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

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国语·吴语》

三战三北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时代,吴国和越国为了争夺霸主,常常挑起事端,连年战争不断。有一次,吴越之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,吴军被越军打得大败。越军的左右两路军,乘胜渡过河去,紧紧地追击吴军。两军在没地又摆开了战场,越军锐不可挡,吴军则惊魂未定,又吃了败仗。越军一直追到吴国都城的郊外,再次击败了吴军的残兵败将。吴军三战三败,退进城去,越军一直打到吴都的城下。

三战三北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(zhàn), 戈部,共9画

(1)(动)作战、战争、战斗。

(2)(动)进行战争或战斗。

(3)(动)泛指斗争。

(4)(动)发抖:寒~|打~|胆~心惊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(běi), 匕部,共5画
[ běi ]

1.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左手的一边,与“南”相对:北方。北辰(古书指北极星)。北上(古代以北为上,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,与“南下”相对)。北极星(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,人常靠它辨别方向)。北国(指中国北部)。

2. 打了败仗往回逃:败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