吟风弄月
- 结构 联合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yín fēng nòng yuè 怎么读
注音: 一ㄣˊ ㄈㄥ ㄋㄨㄥˋ ㄩㄝˋ
繁体:唫風弄月
感情 中性成语
吟风弄月的意思
解释:
吟:吟咏;指作诗;弄:玩弄;玩赏;泛指自然景物。吟咏、玩赏风花雪月。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写作;现多指空虚无聊;没有真情实感;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。
出处:
唐 范传正《李翰林白墓志铭》:“吟风咏月,席地幕天。”
语法:
吟风弄月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于是曹雪芹平静地说:“绣春,你别以为我们诗社里,都是吟风弄月,无病呻吟。”(高阳《曹雪芹别传》)
英语:
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
近义词:
咏日嘲月
吟风弄月的出处
析句分章功自少,吟风弄月兴何长。
-----宋·朱熹·《抄二南寄平父因题此诗》
吟风弄月的典故
“吟风弄月”原作“吟风咏月”。原來是指诗人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,借用來抒发一己的闲情逸致。李白,字太白,号青蓮居士,后人对他出众的才华有许多美誉,如“诗仙”、“诗侠”、“谪仙人”等。根据史料记载,李白病逝之后,原本葬于当涂(今安徽省当涂县)城南十里的龍山东麓。唐元和十二年,范传正会同当时的当涂县令諸葛纵,将李白墓由龍山迁葬于青山,并且亲自撰写〈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〉,碑文详细记述了李白墓迁至青山的经过与原委,同时对李白的出生地、家世、晚年以及身后的境况也多所描述。作为一位享誉文坛的作家,李白所写作的诗文,天马行空般奇想,浪漫奔放,建构出奇特的作品意境。同时诗句又如行云流水,浑然天成,才华横溢,无人可及,许多被传诵的诗句早已成为经典。因此,范传正为李白写墓志铭时,更将喜好喝酒与创作时的特殊才气一一写入碑文,“卧必酒瓮,行惟酒船”說明日常生活中与酒形影不離;“吟风咏月,席地幕天”则表述了徜徉自然,不受拘束的豪放个性。李白一生可說是与月亮不曾须臾離,〈静夜思〉裡的“床前明月光”,又〈月下独酌〉裡說: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只要喝了酒,作品裡全然展现出豪迈的个性,竟然把月亮当成知己,进而饮酒对话。吟咏风月,取景自然,常常成为李白信手拈來的写作题材。后來“吟风弄月”这句成语就从这裡演变而出,指诗人以清风、明月等题材來吟咏诗句,后用來比喻吟诗作对的闲情逸致。又因所描述内容脱離现实生活,故也用于指作品空泛不切实际,用法上带有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