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ū jiào

锱铢必较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zī zhū bì jiào 怎么读

注音 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

繁体錙銖必較

感情 贬义成语

锱铢必较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(锱:四分之一两;铢:二十四分之一两;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)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荀子 富国》: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锱铢必较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就是族中亲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往,锱铢必较,一些情面也没有的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一

  • 英语:

    be alive to one's own interests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锱铢较量、斤斤计较、一毛不拔、分金掰两、爱财如命、一钱如命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慷慨解囊、满不在乎、豁达大度、不拘小节、鸡虫得失、捐弃前嫌、宽大为怀、一笑置之

锱铢必较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事之以货宝,则货宝单而交不结;约信盟誓,则约定而畔无日;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

-----战国·荀子·《荀子·富国》

锱铢必较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荀子在他的文章《荀子·富国》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“持国之难易:事强暴之国难,使强暴之国事我易。事之以货宝,则货宝单而交不结;约信盟誓,则约定而畔无日;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:“保住国家的难易点在于:侍奉强暴的国家难,但让强暴的国家侍奉自己却很容易。如果用财宝来侍奉强暴的国家,等到财宝用完了,邦交仍然不能建立;如果和他们结盟,订立条约,但是没几天他们就背信弃义了;如果割让国家的领土去贿赂他们,他们的欲望却永远不能满足。”“锱铢必较”这个成语正是由“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”这句话引申而来的,也作“锱铢较量”,形容吝啬刻薄,有时也形容精打细算。

锱铢必较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ī), 钅部,共13画

(量)古代重量单位;一两的四分之一:~株(指极少的钱或极小的事)。

读音(zhū), 钅部,共11画

(量)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。

读音(bì), 丶部,共5画

(1)(副)必定;必然:战~胜;攻~克|~经之路。

(2)(副)必须;一定要:事~躬亲。

读音(jiào), 车部,共10画

(1)(介)比较:~量|~一~劲儿|工作~前更为努力|用~少的钱;办~多的事。

(2)〈书〉计较。

(3)〈书〉明显:彰明~著|二者~然不同。

锱铢必较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