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病相怜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怎么读
注音: ㄊㄨㄥˊ ㄅ一ㄥˋ ㄒ一ㄤ ㄌ一ㄢˊ
繁体:同病相憐
感情 中性成语
同病相怜的意思
解释:
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怜:怜惜。
出处:
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语法:
同病相怜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。
示例:
同病相怜,缀河上之悲曲。(南朝梁 刘璠《广绝交论》)
英语:
Misery loves company.
日语:
同病相憐(どうびょうあいあわ)れむ
俄语:
страдáющие одной и той же болезнью сочувствую друг другу
其他:
<德>Leidensgenossen sympathisieren miteinander
<法>on sympathise avec ses compagnons de misère 近义词:
同舟共济、患难与共、惺惺相惜
反义词:
同床异梦、幸灾乐祸
同病相怜的出处
问子胥曰:“何见而信(白)喜?”子胥曰:“吾之怨与喜同。子不闻河上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-----汉·赵晔·《吴越春秋·四·阖闾内传·元年》
同病相怜的典故
在春秋时期,楚平王因为某种原因杀掉了太傅伍奢及其长子,这使得伍奢的幼子伍子胥只能逃离楚国,前往吴国寻求庇护。在吴国,公子光看中了伍子胥的才华,将他视为自己不可或缺的助手。伍子胥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,帮助公子光成功登上了君位,成为了吴王阖闾。 与此同时,楚国的左尹佝宛因为被佞臣费无极陷害而陷入困境。他的部下伯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逃离了楚国,投奔了吴王阖闾。当伯嚭抵达吴国后,伍子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。 吴国的一位大夫私下里对伍子胥表示疑惑,问他为何如此轻易地就相信了伯嚭,毕竟他们并不了解伯嚭的为人。伍子胥听后,回答道:“你难道没听过《河上歌》吗?歌中唱道,有相同遭遇的人互相同情,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。我和伯嚭都曾经遭受过不公的待遇,都逃离了自己的国家,寻求新的生活。我们之间的这种相同经历,让我们能够互相理解,互相同情。” 这就是成语“同病相怜”的由来。它用来比喻那些有相同不幸遭遇的人能够互相同情、彼此理解。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称作“相怜同病”或“同忧相救”,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