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 guō wèn dào

打破砂锅璺到底

  • 结构 复句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怎么读

注音 ㄉㄚˇ ㄆㄛˋ ㄕㄚ ㄍㄨㄛ ㄨㄣˋ ㄉㄠˋ ㄉ一ˇ

繁体打破砂鍋璺到底

感情 中性成语

打破砂锅璺到底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璺: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。比喻追根究底

  • 出处:

    元·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二折:“端的是谁打了来?打破砂锅璺到底,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,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,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打破砂锅璺到底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一定要把事情弄清。

  • 英语:

    keep asking questions till one gets to the bottom of the matter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打破沙锅璺到底

打破砂锅璺到底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觅巧了不可得,拙从何来?打破沙盆一问,狂子因此眼开。

-----宋·黄庭坚·《豫章集·一五·拙轩颂》

打破砂锅璺到底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打破砂锅璺到底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ǎ,dá), 扌部,共5画
dǎdá

1. 击,敲,攻击:打击。殴打。打杀。

2. 放出,发出,注入,扎入:打炮。打雷。打信号。打电报。

3. 做,造:打首饰。打家具。

4. 拨动:打算盘。

5. 揭,破,凿开:打破。打井。

6. 举,提起:打灯笼。打起精神。

7. 涂抹,印,画:打蜡。打戳子。

8. 写出,开出:打证明。

9. 捆,扎:打包裹。

10. 合,结合:打伙。打成一片。

11. 获取,购取:打水。打鱼。

12. 除去:打消。打杈。

13. 定出,计算:打算。打腹稿。

14. 用,采用,使用:打比喻。

15. 玩,玩耍:打球。

16. 截,停,减,退:打住。打价儿。

17.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:打手势。

18. 进行某种活动,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:打交道。打短工。

19. 与某些动词结合,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:打扫。打扰。

20. 自,从:打哪儿来?

1. 量词,指十二个:一打铅笔。

读音(pò), 石部,共10画

(1)(形)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:~烂|手~了|书~了。

(2)(动)使损坏:~釜沉舟。

(3)(动)使分裂;劈开:势如~竹|~开西瓜。

(4)(动)整的换成零的:~零钱。

(5)(动)突破;破除(规定、习惯、思想等):~格|~例|不~不立。

(6)(动)打败(敌人);打下(据点):大~敌军|城~了。

(7)(动)花费:~钞|~费。

(8)(动)〈口〉不顾惜:~工夫。

(9)(动)使真相露出;揭穿:一语道~。(形)讥讽质量等不好:一语道~。(形)讥讽质量等不好

读音(shā), 石部,共9画
[ shā ]

1. 同“沙”:砂粒。砂纸。砂轮。翻砂(铸造器物的工作)。砂糖。

读音(guō), 钅部,共12画

(1)(名)炊事用具;圆形中凹;多用铁制:一口~|铁~|沙~。

(2)(名)某些装液体加热用的器具:~炉|火~。

(3)(名)(~儿)锅子:烟袋~儿。

读音(wèn), 玉部,共20画

陶瓷、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:碗上有一道~。打破沙锅~到底(谐“问”)。

读音(dào), 至部,共8画

(1)(动)达到:~期。

(2)(动)往:~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
(3)(形)周到:照顾不~。

(4)(动)用于动词后;表示结果;做补语:看~。

(5)(介)直到;等到、往、去到:~半夜才睡。

读音(dǐ,de), 广部,共8画
dǐde

1. 最下面的部分: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

2. 末了: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

3. 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

4. 图案的基层:白底蓝花的瓶子。

5. 何,什么:底事伤感。

6. 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

1. 同“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