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不绝书
- 结构 紧缩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shǐ bù jué shū 怎么读
注音: ㄕˇ ㄅㄨˋ ㄐㄩㄝˊ ㄕㄨ
繁体:史不絶書
感情 中性成语
史不绝书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史书上不断有记载。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。
出处: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公卿大夫相继于朝,史不绝书。”
语法:
史不绝书紧缩式;作谓语、分句;指历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。
示例:
刘大年《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》:“往后史不绝书,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。”
英语:
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
反义词:
史无前例、亘古未有、旷古未有、前所未有
史不绝书的出处
折叠展开
鲁之于晋也,职贡不乏,玩好时至,公卿大夫,相继于朝,史不绝书。
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襄公二 十九年》
史不绝书的典故
折叠展开
晋平公的母亲,那位尊贵的杞女,曾促使晋平公派遣三军司马女齐前往鲁国,意在收回杞国的土地。然而,鲁国并未如预期般归还全部土地,这令晋悼公的夫人深感不满。晋平公得知此事后,将夫人的不满告知了女齐。女齐深思熟虑后回应道:“鲁国对于晋国,向来都是恭敬有加。他们从未短缺过对我国的贡品,玩物珍奇也按时送达。鲁国的公卿大夫们更是络绎不绝地前来朝见,史官们对此的记载也从未中断,我国国库中每月都满载着鲁国的贡品。如此,已经足够了。我们何必为了增强杞国而损害鲁国的利益呢?若先君在天有灵,恐怕也会认为此事应由夫人亲自处理,哪里还需要我这老臣来插手呢?”女齐的这番话,不仅道出了晋鲁两国之间的深厚关系,也体现了她对于国家大局的深思熟虑。而“史不绝书”这一成语,便是由此而来,用以形容史书上不断有记载,也用以比喻同类情况或现象在历史上经常发生。
史不绝书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史不绝书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