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俱下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生僻成语
拼音: wǔ xíng jù xià 怎么读
注音: ㄨˇ ㄒ一ㄥˊ ㄐㄨˋ ㄒ一ㄚˋ
繁体:
感情 中性成语
五行俱下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谓读书敏捷神速。
出处:
晋·华峤《汉书》:“故世称‘应世叔读书,五行俱下。’”
语法:
五行俱下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。
示例:
元·李治《敬斋古今注》第四卷:“应奉读书,五行俱下,宋孝武读书奏,能七行俱下,善言其敏也。”
近义词:
五行并下、十行俱下
五行俱下的出处
折叠展开
汝南应世叔,读书五行俱下。
-----汉·孔融·《汝颍优劣论》
五行俱下的典故
折叠展开
东汉时期,有一个人叫应奉,字世叔,汝南南顿人。他从小就很聪明,他从孩提时代起直到长大成人,所经历的任何事情,他都记得一清二楚。读书时五行并读,神速而敏捷。他在郡里当治狱官时,到所属的四十二个县巡视,考核囚徒数百、上千人。回郡以后,太守详细问起时,他都逐一一一说出罪犯的姓名,以及每人所犯罪过的轻重情节,没有一点遗漏,人们都认为他的记忆力太不寻常了。 据说,有一次,应奉和同事许训一起到京师去。从乡里出发以后,许训把一路上见过的长吏、宾客、亭长、吏卒、奴仆等人都暗地里登记下来,要考验一下应奉的记忆力。从京师回到郡里以后,许训把那个长长的姓名登记册拿给应奉看。应奉说:“上次在颍川纶氏都亭吃饭时,一个姓胡的亭长带着一个叫禄的仆人,给我们送水浆喝,为什么没有登记上呢?”听了他的话后,在座的人都惊讶不已,都被他那惊人的记忆力所折服了。
五行俱下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五行俱下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