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ēng zhēng shàng

蒸蒸日上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褒义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怎么读

注音 ㄓㄥ ㄓㄥ ㄖˋ ㄕㄤˋ

繁体

感情 褒义成语

蒸蒸日上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蒸蒸:一天天地向上发展。形容发展速度快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,调度有方,还怕不蒸蒸日上吗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蒸蒸日上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机勃勃,蒸蒸日上

  • 英语:

    be growing steadily

  • 日语:

    日(ひ)ましに向上発展(こうじょうはってん)する

  • 俄语:

    непрерывный рост<неуклонно расти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sich rasch aufwǎrtsentwickeln<法>prospérer de jour en jour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欣欣向荣、如日方升、方兴日盛、朝气蓬勃、一日千里、百尺竿头、日新月异、扶摇直上、方兴未艾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每况愈下、江河日下

蒸蒸日上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烝烝皇皇,不吴不扬。

-----先秦·佚名·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

蒸蒸日上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同治十年,浙江鄞县人陈康祺进士及第,后升至刑部员外郎,又任江苏昭文知县。他在公余闲暇之时进行创作,写了一部取材丰富、内容广泛的史料笔记《郎潜纪闻》,记录了很多清代轶事、风土民情,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不少珍贵资料。 其中一节记载了雍正四年,朝廷查出浙江人嗣庭、汪景祺的诗文有悖逆之言。皇帝以浙江民风恶劣为由,禁止该地士人参加科举。两年后,大臣李卫、王国栋、王兰生等人上奏:“两浙人士,省愆悔过,士风丕变,谕准照旧应试。前后三年,浇漓尽革,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,宜风气蒸蒸日上也。”意思是:两浙人士已经反省悔过,恳请皇帝下令准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。在这三年里,那些轻薄浮躁的风气都已经改变,何况承蒙我朝恩泽已经有两百年之久,情景也越来越好了。后来,成语“蒸蒸日上”便渐渐流传开来,也作“蒸蒸日盛”,指兴旺发达,天天向上。形容发展得很快。

蒸蒸日上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ēng), 艹部,共13画

(1)(动)蒸发:~气|~馏。

(2)(动)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:~饭|~锅|~饺|~笼|~馍|~食。

读音(zhēng), 艹部,共13画

(1)(动)蒸发:~气|~馏。

(2)(动)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:~饭|~锅|~饺|~笼|~馍|~食。

读音(rì), 日部,共4画

(1)(名)太阳:~出|~落。

(2)(名)指日本:~圆|~语。

(3)(名)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:~班|~~夜夜。

(4)(名)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天:今~|改~再见。

(5)(名)每天;一天一天地:~记|~新月异。

(6)(名)泛指一段时间:往~|来~。

(7)(名)特指某一天:生~|国庆~。

读音(shàng,shǎng), 一部,共3画
shàngshǎng

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
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
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
5. 去,到:上街。

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
7. 增加:上水。

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9. 涂:上药。

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
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
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
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
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
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
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1.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