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án

怡然自乐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yí rán zì lè 怎么读

注音 一ˊ ㄖㄢˊ ㄗˋ ㄌㄜˋ

繁体怡然自樂

感情 中性成语

怡然自乐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怡然:喜悦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怡然自乐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,但他却怡然自乐,认为是义薄云天,忠贯日月,大有关云长“降汉不降曹”的气慨。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 复辟谬说》

  • 俄语:

    очень довольный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怡然自得、怡然自足、怡然自娱

怡然自乐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,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
-----晋·陶潜·《桃花源记》

怡然自乐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《列子·黄帝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黄帝在登基后的第十五年,由于百姓的归心与自己的成就感,开始追求身体的享乐,每日沉迷于歌舞美食之中。然而,这种生活使他形容枯槁,精神恍惚。经过又一个十五年,他因治国无方而倍感焦虑,虽然竭尽全力增进智慧和体力,但心境依旧混乱。黄帝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误,于是放下朝政,离开宫殿,停止音乐,减少饮食,选择在大庭之馆静心修养。有一天,黄帝在白天睡觉时梦见了华胥氏之国,那里无师长,无欲望,百姓生活自然,对生死、爱憎、叛顺皆无执着,故无纷争与夭折。黄帝醒来后,心中无比舒畅,仿佛找到了真正的安宁。他召集大臣,分享了自己的经历,称自己虽探求养生治国之道三月有余,但直至梦见华胥氏之国,才真正领悟“道”之所在。然而,“道”的奥妙难以言传,黄帝虽已得道,却难以用言语向大臣们传达。在黄帝的治理下,又过了二十八年,天下太平,国家几乎与华胥氏之国无异。然而,黄帝最终升天而去,百姓深感悲痛,痛哭之声持续二百余年不绝。这个故事中的“怡然自得”一词,便源自黄帝的这段经历,用以形容人心情愉快,满足自在的状态。此成语也常被称为“怡然自乐”或“怡然自娱”,均用以描绘那份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。

怡然自乐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怡然自乐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í), 忄部,共8画

(形)〈书〉快乐;愉快:心旷神~。

读音(rán), 灬部,共12画

1.  对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
2.  以为对,答应,信守: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
3.  这样,如此: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
4.  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然”)。

5.  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: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
6.  古同“燃”。

读音(zì), 自部,共6画

(1)(代)自己:~爱|~备|~便|~费|~供|~家|~荐|~救|~勉|~弃|~谦|~强|~杀|~述|~诉|~习|~信|~省|~许|~选|~学|~专|~足|~不量力|~掘坟墓|~鸣清高|~投罗网|~我批评|~言~语|~作聪明。

(2)(副)自然;当然:~不待言|~当努力|~有公道。

(3)(介)从;由:~古|~外|~小|~远而近。

读音(lè,yuè,lào), 丿部,共5画
lèyuèlào

1. 欢喜,快活:快乐。乐境。乐融融。乐不可支。其乐无穷。乐观(精神愉快,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)。乐天(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)。

2. 使人快乐的事情:取乐。逗乐。

3. 对某事甘心情愿:乐此不疲。乐善好(hào )施。

4. 笑:这事太可乐了。

1. 声音,和谐成调的:音乐。声乐。乐池。乐音(有一定频率,和谐悦耳的声音)。乐歌(①音乐与歌曲;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)。乐正(周代乐官之长)。乐府(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,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;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“乐府”)。

2. 姓。

1. 地名用字:河北省乐亭、山东省乐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