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īn xún gǒu qiě

因循苟且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yīn xún gǒu qiě 怎么读

注音 一ㄣ ㄒㄨㄣˊ ㄍㄡˇ ㄑ一ㄝˇ

繁体

感情 贬义成语

因循苟且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因循:沿袭;苟且:敷衍;马虎。沿袭旧的一套;敷衍了事;不求革新。形容只图维持现状;得过且过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吕祖谦《答潘叔度》:“以此等语言自恕,则因循苟且,无一事可为矣!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因循苟且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因循苟且地活着,从不考虑改变自己的现状。

  • 英语:

    follow routines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mprovement,be perfunctory and unimaginative in handling things

  • 日语:

    いい加減にすます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敷衍塞责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革故鼎新

因循苟且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是以慎忌积于中,则政事废于表,因循苟且之心作,强毅久大之性亏。

-----唐·白居易·《为人上宰相书》

因循苟且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北宋熙宁年间,王安石升任宰相,进行变法,他曾在《上时政疏》中写道:“夫因循苟且,逸豫而无为,可以侥倖一时,而不可以旷日持久。晋、梁、唐三帝者,不知虑此,故灾稔祸变,生于一时,则虽欲复询考讲求以自救,而已无所及矣!以古准今,则天下安危治乱,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,莫急于今日,过今日,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:像因循守旧、苟且偷生、贪图安逸、无所作为的行为,或许能侥幸一时,却不能长久安定。晋、梁、唐的三位帝王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灾难变乱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,那时候再想用法度来救自己,也已经来不及了。以古代的经验来衡量现代,那么天下的安危成败还是有挽回的余地的。有所作为的时机没有比现在更紧迫的了,错过了今天,我担心您将来会后悔莫及。王安石的基本思想具有不盲从权威、不拘泥于教条的特点,但遗憾的是,变法还是以失败告终了。后来,成语“因循苟且”渐渐流传开来,也称“因循苟安”“苟且因循”等,指沿袭旧规矩办事,马虎敷衍,形容只图维持现状,得过且过,“因循”指沿袭,“苟且”指敷衍,只图目前,得过且过。

因循苟且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因循苟且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īn), 囗部,共6画

(1)(动)〈书〉沿袭:~循。

(2)(介)〈书〉凭借;根据:~势利导|~陋就简|~地制宜|~人成事。

(3)(名)原因(跟‘果’相对):~由|事出有~|前~后果。

(4)(连)因为:~病请假|会议~故改期。

读音(xún), 彳部,共12画

(动)遵守;依照;沿袭:因~守旧|~环|~理|~序渐进。

读音(gǒu), 艹部,共8画

(1)(形)随便:一丝不~|不~言笑。

(2)(Gǒu)姓。

(3)(连)〈书〉假使;如果。

读音(qiě,jū), 丨部,共5画
qiějū

1. 尚,还,表示进一层:既高且大。尚且。况且。

2. 表示暂时:苟且偷安。姑且。

3. 表示将要、将近:城且拔矣。年且九十。

4. 一面这样,一面那样:且走且说。

5. 表示经久:这双鞋且穿呢!

6. 文言发语词,用在句首,与“夫”相似:且说。

7. 姓。

1. 文言助词,用在句末,与“啊”相似。

2. 多的样子。

3. 农历六月的别称。

4. 敬慎的样子:“有萋有且”。

5. 古同“趄”,趑趄。

因循苟且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