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迹罕至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rén jì hǎn zhì 怎么读
注音: ㄖㄣˊ ㄐ一ˋ ㄏㄢˇ ㄓˋ
繁体:人跡罕至
感情 中性成语
人迹罕至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罕:少。人的足迹很少到达。指荒凉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。
出处:
汉 荀悦《汉纪 孝武纪二》:“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地,舟车不通,人迹罕至。”
语法:
人迹罕至主谓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冯牧《瀑布之歌》:“它们所以不被人知,仅仅是因为它们处在人迹罕至、交通阻隔的地方。”
英语:
untraversed
日语:
人跡まれである
俄语:
редко ступáет ногá человека
近义词:
荒山野岭、穷乡僻壤、地广人稀、地旷人稀、渺无人烟
反义词:
人来人往、人山人海、摩肩接踵、人头攒动
人迹罕至的出处
折叠展开
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地,舟舆不通,人迹罕至。
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人迹罕至的典故
折叠展开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中,司马相如的笔触深刻描绘了夷狄之地的独特风貌:“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地,舟舆不通,人迹罕至。”这句话传达的是,夷狄是一个与我们风俗大相径庭的国家,它地处遥远,与我们种族不同。那里的交通极为不便,以至于车船难以通行,人类足迹更是鲜少踏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人迹罕至”这一成语逐渐深入人心,它不仅仅是对夷狄之地的描述,更是对任何荒凉、偏远、人迹罕少之地的生动描绘。这一成语也被人们称作“人迹罕到”,两者意义相近,都在强调某地的偏僻与寂寥。
人迹罕至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人迹罕至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