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ǔ niú háo

九牛一毫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当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jiǔ niú yī háo 怎么读

注音 ㄐ一ㄡˇ ㄋ一ㄡˊ 一 ㄏㄠˊ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九牛一毫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其微小,微不足道

  • 出处:

    陈毅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九牛一毫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极其微小,微不足道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九牛一毫莫自夸,骄傲自满必翻车。陈毅《感事书怀·七古·手莫伸》诗

  • 英语:

    a single hair out of nine ox hides--a drop in the ocean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九牛一毛、沧海一粟、微不足道、牛之一毛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不计其数、多如牛毛

九牛一毫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

-----汉·司马迁·《报任少卿书》

九牛一毫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汉武帝时, 李陵带领军队去反击匈奴入侵,开始战争顺利,群臣赞扬武帝善于用人。后来听说李陵战败投降, 武帝非常生气, 赞扬的那些大臣又反过来骂李陵不忠……当武帝问司马迁时, 司马迁直爽地说:“李陵只有五千骑兵, 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, 而李广利又不派兵援救,李陵他们打了十几天仗,杀死杀伤敌人一万多,这是很了不起的,最后粮尽, 箭也射完, 受伤被俘。我相信李陵是忠于汉朝的, 他不会真心投降匈奴。”因司马迁为李陵辩护, 又讽刺了国舅李广利, 武帝大怒, 将司马迁逮捕入狱。第二年,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, 汉武帝一气之下杀害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。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, 趁机诬陷司马迁有攻击皇上的罪, 武帝下令对司马迁施行最残酷、最耻辱的“腐刑”。司马迁受到这样的摧残和污辱, 痛苦万分, 在给他的好友任少卿的信中写道:“假如我这样死去,就好比九条牛身上掉了一根毛, 和死掉一个蝼蚁有什么差别呢?”。于是他决心活下去,终于完成了空前的历史巨著《史记》。

九牛一毫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jiǔ), 丿部,共2画

[ jiǔ ]

1.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玖”代):九归。

2.泛指多次或多数:九死一生。九霄云外。

读音(niú), 牛部,共4画
[ niú ]

1.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
2.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
3.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
4.姓。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读音(háo), 毛部,共11画

(1)(名)细长而尖的毛:狼~笔|羊~笔。

(2)(名)指毛笔:挥~。

(3)(名)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:头~|二~。

(4)(副)一点儿(只用于否定式):~不足怪|~无头绪。

(5)(形)(某些计量单位的)千分之一:~米|~升|~克。

(6)(量)计量单位名称。ɑ)长度;十丝等于一毫;十毫等于一厘。b)重量;十丝等于一毫;十毫等于一厘。

(7)(量)〈方〉货币单位;即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