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í zhōu

衣食不周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yī shí bù zhōu 怎么读

注音 一 ㄕˊ ㄅㄨˋ ㄓㄡ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衣食不周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周:齐备。形容衣食缺乏,生活困窘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二十七:“我今衣食不周,无力婚娶,何不俯就他家,一举两得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衣食不周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生活贫困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清·朱鹤《翡翠园》上卷:“小的打听得舒秀才衣食不周,今年又兼失馆,只消与他半价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缺衣少食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丰衣足食

衣食不周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于时子姓贫寒,至有衣食不周者。

-----宋·袁褧·《枫窗小牍》

衣食不周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í,sì), 食部,共9画
shísì

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
2.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3.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4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1.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zhōu), 冂部,共8画

(1)(名)圈子:绕场一~。

(2)(名)周围:四~|圆~。

(3)(动)绕一圈:~而复始。

(4)(形)普遍;全:~身|~知。

(5)(形)完备;周到:~密|~详。

(6)(名)星期:~报|~刊|~末。

(7)(名)即周波;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;叫一个周波。

(8)(动)接济:~济。

(9)(名)朝代;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;姬发所建。参见“西周”;“东周”。

(10)(名)北周。

(11)(名)后周。

(12)(名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