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uì dǎng

锐不可挡

  • 结构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ruì bù kě dǎng 怎么读

注音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锐不可挡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锋利无比,不可抵挡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所向无敌、攻无不克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损兵折将、铩羽而归

锐不可挡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,声势浩大,锐不可挡,进犯明朝,志在必得。

-----明末清初·佚名·《三十六计》

锐不可挡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五代时期,周太祖郭威即位不久,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旻率军攻打晋州。周太祖派常胜将军王峻前去救援,王峻到达陕州后驻军休息。太祖派翟守素前去催征。王峻解释为了避免与来势汹汹、锐不可当的刘旻军队正面冲突而损兵折将,刘旻见势不妙就撤军。

锐不可挡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锐不可挡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ruì), 钅部,共12画

(1)(形)锐利:尖~|敏~。

(2)(名)锐气:养精蓄~。

(3)(副)急剧:~进|~减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kě,kè), 口部,共5画
kěkè

1. 允许:许可。认可。宁可。

2. 能够:可见。可能。可以。不可思议。

3. 值得,认为:可怜。可悲。可亲。可观。可贵。可歌可泣。

4. 适合:可身。可口。可体。

5. 尽,满:可劲儿干。

6. 大约:年可二十。“潭中鱼可百许头”。

7. 表示转折,与“可是”、“但”相同。

8. 表示强调:他可好了。

9.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:都这么说,可谁见过呢?

10.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:这件事他可同意?

11. 姓。

1. 〔可汗(hán)〕中国古代鲜卑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

读音(dǎng,dàng), 扌部,共9画
dǎngdàng

1. 阻拦,遮蔽:阻挡。拦挡。遮挡。

2. 指“排挡”:挂挡。换挡。

3.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、电、热等量的等级。

1. 〔摒(bìng)挡〕见“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