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ā li shào

花里胡哨

  • 结构 复杂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huā li hú shào 怎么读

注音 ㄏㄨㄚ ㄌ一ˇ ㄏㄨˊ ㄕㄠˋ

繁体蘤裏胡哨

感情 中性成语

花里胡哨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9回:“一同进到房里,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,红笔对的样,花里胡哨的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花里胡哨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比喻浮华而不实在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一同进到房里,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,红笔对的样,花里胡哨的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九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showy

  • 近义词:

    花里胡梢

花里胡哨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(那宫主在里面乱嚷道)这里那里是我家!我家是清凉瓦屋,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,花狸狐哨的门扇!

-----明·吴承恩·《西游记》

花里胡哨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huā), 艹部,共7画

(1)(名)(~儿)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;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:鲜~|红~|玫瑰~|杜鹃~|种~。

(2)(名)(~儿)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雪~儿|浪~儿|菜~儿|火~儿。

(3)(名)供观赏的烟火:烟~|礼~。

(4)(名)(~儿)痘:天~|种~儿|出~儿。

(5)(名)作战时受的伤:挂~儿。

(6)(名)复杂;不真实的:~招|~言巧语。

(7)(名)颜色错杂:~衣服|~白头发。

(8)(名)模糊不清:眼~。

(9)(名)指棉花:轧~。

(10)用花或花纹装饰的:~车|~坛|~砖|~池|~厅。

(11)比喻女子:姊妹~。

(12)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:寻~问柳|~街柳巷|~边新闻。

(13)姓。

(14)(动)用;耗费:~费时间|~钱|~心思。

读音(lǐ), 里部,共7画
[ lǐ ]

1.(~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~儿。衣服~儿。这面是~儿,那面是面儿。
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~屋。~圈。往~走。

3.街坊:邻~。~弄。

4.家乡:故~。乡~。
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
6.姓。
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
读音(hú), 月部,共9画

(1)(名)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:~人。

(2)(形)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(东西);也泛指来自国外的(东西):~琴|~桃|~椒。

(3)姓。

(4)(副)表示随意乱来:~闹|~说。

(5)(代)〈书〉疑问词;为什么;何故:~不归?

(6)(名)胡子:~须。

读音(shào), 口部,共10画

(1)

(2)(动)侦察;巡逻:~探。

(3)(名)为警戒、侦察等任务而设的岗位:~卡|岗~。

(4)(量)支;队(用于军队):一~人马。(名)

(5)鸟叫。

(6)(~子、~儿)用金属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:吹~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