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ín

四体不勤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sì tǐ bù qín 怎么读

注音 ㄙˋ ㄊ一ˇ ㄅㄨˋ ㄑ一ㄣˊ

繁体四軆不勤

感情 贬义成语

四体不勤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四体不勤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刘绍棠《瓜棚柳巷》:“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,不应四体不勤,好逸恶劳。”

  • 俄语:

    неспособный к физическому труду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饱食终日、无所事事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孜孜不倦、不辞辛劳

四体不勤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四体苟不勤,安得丰菽粟?

-----唐·权德舆·《数名诗》

四体不勤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春秋时,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,历经波折至叶邑迷路。子路问路归,孔子已失。询农夫,农夫笑言:“不勤四体,五谷难辨,何称夫子?”子路悟此乃隐者,遂独自寻师。

四体不勤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ì), 口部,共5画

(1)数目;三加一后所得。(名)

(2)数目:~个|~位。

(3)姓。

(4)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。

读音(tǐ,tī), 亻部,共7画
tǐtī

1.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
2. 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
3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
4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
5.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
6.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

7. 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xíng )。

8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
9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
1. 〔体己〕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②亲近的,如“体体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qín), 力部,共13画

(1)(形)尽力多做或不断做:手~。

(2)(形)次数;经常:~洗澡。

(3)(名)勤务:内~|外~。

(4)(名)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或劳动:出~|考~|执~。

(5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