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áo suì jiàn

毛遂自荐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怎么读

注音 ㄇㄠˊ ㄙㄨㄟˋ ㄗˋ ㄐ一ㄢˋ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毛遂自荐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毛遂: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;荐:推荐;荐举。毛遂自己推荐自己。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。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‘遂闻君将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,不外索。合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毛遂自荐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作毛遂自荐,居然被校长核准了。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。(邹韬奋《经历 深挚的友谊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volunteer for a task

  • 日语:

    自己推せんすること

  • 俄语:

    вызывáться добровольно

  • 其他:

    <法>se recommander,se présenter soi-même

  • 近义词:

    自告奋勇、自我吹嘘、自我介绍

  • 反义词:

    自惭形秽、遁世逃名、推三阻四

毛遂自荐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秦之围邯郸,赵使平原君求救,合从于楚,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……得十九人,馀无可取者,无以满二十人。门下有毛遂者,前,自赞于平原君曰:“遂闻君将合从于楚……今少一人,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”

-----西汉·司马迁·《史记·平原君传》

毛遂自荐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máo), 毛部,共4画

1.  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:毛笔。羽毛。毛织品。毛骨悚然。轻于鸿毛。

2.  像毛的东西,指谷物或草:不毛之地。

3.  衣物上的霉菌: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。

4.  粗糙,没有加工的:毛布。毛估(粗略地估计)。毛坯。

5.  不是纯净的:毛利。毛重。

6.  行动急躁:毛躁。

7.  惊慌失措,主意乱了:把他吓毛了。

8.  小:毛病。毛孩子。毛毛雨。

9.  货币贬值:钱毛了。

10.  量词,用于钱币,等于“角”,一圆钱的十分之一:两毛钱。

11.  姓。

读音(zì), 自部,共6画

(1)(代)自己:~爱|~备|~便|~费|~供|~家|~荐|~救|~勉|~弃|~谦|~强|~杀|~述|~诉|~习|~信|~省|~许|~选|~学|~专|~足|~不量力|~掘坟墓|~鸣清高|~投罗网|~我批评|~言~语|~作聪明。

(2)(副)自然;当然:~不待言|~当努力|~有公道。

(3)(介)从;由:~古|~外|~小|~远而近。

读音(jiàn), 艹部,共9画

(1)(动)推举;介绍:举~|推~|~人。

(2)(名)〈书〉草。

(3)(名)〈书〉草垫子:草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