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ōu láng

周郎顾曲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zhōu láng gù qǔ 怎么读

注音 ㄓㄡ ㄌㄤˊ ㄍㄨˋ ㄑㄨˇ

繁体周郎顧麯

感情 中性成语

周郎顾曲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周郎顾曲作宾语、定语;指懂音乐的人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?(清 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)

周郎顾曲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“曲有误,周郎顾。”

-----西晋·陈寿·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

周郎顾曲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周瑜三国时期东吴的杰出将领。他英俊潇洒,精通音律,多谋善断。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,曹操、孙策、刘备三位英勇的领袖,分别为魏、吴、蜀三国的鼎立局面打下了基础。一日,吴郡的泛波园凌烟阁内,一位歌女正在弹奏悠扬的曲子。孙策和周瑜分别带着各自的夫人踏青归来,此时的周瑜已经微醉,步履蹒跚。他命歌女弹奏他为诸葛亮所作的《长河吟》,只有诸葛亮能听出曲中的雅意。歌女弹奏起来,曲调由平和悠扬逐渐变得激越,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,尾声又充满了无尽的叹息,仿佛诉说着义愤填膺、豪情满怀的情感。然而,歌女并不熟练这首曲子,弹奏时手一颤,将本应是低音的音符拨成了强音,微醉的周瑜听了出来,指出了她的错误。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,并逐渐演变为“顾曲周郎”和“周郎顾曲”,泛指精通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。

周郎顾曲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周郎顾曲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ōu), 冂部,共8画

(1)(名)圈子:绕场一~。

(2)(名)周围:四~|圆~。

(3)(动)绕一圈:~而复始。

(4)(形)普遍;全:~身|~知。

(5)(形)完备;周到:~密|~详。

(6)(名)星期:~报|~刊|~末。

(7)(名)即周波;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;叫一个周波。

(8)(动)接济:~济。

(9)(名)朝代;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;姬发所建。参见“西周”;“东周”。

(10)(名)北周。

(11)(名)后周。

(12)(名)姓。

读音(láng,làng), 阝部,共8画
lánglàng

1.  对年轻男子的称呼:大郎。郎才女貌。

2.  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郎。女郎。

3.  旧时妻称夫或情人:郎君。

4.  封建时代的官名:郎中(a.古官名;b.中医医生)。侍郎。员外郎。

5.  姓。

1.  〔屎壳郎〕“蜣螂”的俗称。

读音(gù), 页部,共10画

(1)(动)转过头看;看:环~|相~一笑。

(2)(动)注意;照管:兼~|奋不~身。

(3)(动)拜访:三~茅庐。

(4)(动)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:~客|主~。

(5)(动)(Gù)姓。

(6)(连)〈书〉但是。

(7)(连)〈书〉反而。

读音(qū,qǔ), 丨部,共6画
qūqǔ

1.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
2.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
3.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.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
5.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
6. 姓。

1. 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

2. 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
周郎顾曲成语组词
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