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ù jiāng jūn

大树将军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dà shù jiāng jūn 怎么读

注音 ㄉㄚˋ ㄕㄨˋ ㄐ一ㄤ ㄐㄨㄣ

繁体大樹將軍

感情 中性成语

大树将军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诸将军并坐论功,异常独屏树下,军中号曰‘大树将军’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大树将军作主语、宾语;指将领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武帝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,美其口不论勋。约曰:“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。”(南史 冯道要列传《)

  • 英语:

    a general who never prides himself on his merits

大树将军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[冯]异为人谦退,每止顿,诸将共论功伐,异常屏止树下,军中号“大树将军”。

-----东汉·班固、陈宗等·《东观汉记·冯异传》

大树将军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西汉后期,社会矛盾非常尖锐。公元8年,上层豪强的代表王莽废除西汉刘氏皇朝,建立起国号叫做“新”的王氏皇朝。公元22年,南阳郡舂陵乡(湖北枣阳县东)人刘縯、刘秀兄弟起兵反对王莽,他们又召集新市、平林、下江的兵士,同王莽的军队作战,第二年汉兵就达到十余万人。经过一番争执,懦弱无能的刘玄被拥立为皇帝,号称更始帝。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,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,他就是冯异。冯异,字公孙,颍川父城人,喜爱读书,精通《左氏春秋》和《孙子兵法》。当光武帝刘秀起兵攻打王莽时,冯异身为郡掾监督五县,与父城的长官苗萌一起守城,替王莽抗拒汉兵,不料在战斗中被汉兵俘虏。他看到刘秀的军队纪律严明,就带着苗萌等人归降了刘秀。他替刘秀出主意安抚民心,使刘秀受到社会众多阶层的拥护,于是刘秀拜他为偏将军,封为应侯。冯异为人谦让,不好自我夸耀。行路时与将军们相遇,他就将自己的车避到一边,让开道路。他的军队无论前进还是后退,都有标记,军中都说他的部队军容整齐。每次部队驻扎下来,将军们坐在一起争论功劳时,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到大树下,军中称他为“大树将军”。攻下邯郸之后,重新调换将领,分别配备部下,军士们都希望跟随“大树将军”,因此光武帝刘秀特别器重他。

大树将军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dà,dài), 大部,共3画
dàdàitài
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1. 古通“太”。

2. 古通“泰”。

读音(shù), 木部,共9画

(1)(名)木本植物的通称。

(2)(动)种植;栽培。

(3)(动)树立;建立:建~。

(4)姓。

读音(jiāng,jiàng,qiāng), 丬部,共9画
jiāngjiàngqiāng

1.(副词)就要;快要 :天~下雨

2.(介词)把;拿:~功赎罪。

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~军。

4.带领;搀扶:~幼弟而归。扶~。

5.做:慎重~事。

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

7.(文言副词)又;且 :~信~疑。

8.(助词)表示动作的开始 :赶~上去。

1.统率士兵的人:大将、勇将、将士用命。

2.高级军阶的名称:上将、中将、少将。

3.喻指超群杰出的人才:游泳健将。

4.带、率领:将兵。

愿;请求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: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(《诗经.卫风.氓》)

读音(jūn), 冖部,共6画

(1)(名)军队:我~|陆~|八路~|解放~| 参~|裁~|生产大~|劳动后备~。

(2)(量)军队的编制单位;一军辖若干师:第一~|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