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ǐn lín cáng cǎi

隐鳞藏彩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yǐn lín cáng cǎi 怎么读

注音 一ㄣˇ ㄌ一ㄣˊ ㄘㄤˊ ㄘㄞˇ

繁体隱鱗藏彩

感情 中性成语

隐鳞藏彩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潜藏起来,等待时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陈留老父》:“夫龙不隐鳞,凤不藏羽,网罗高悬,去将安所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隐鳞藏彩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三国·魏·嵇康《卜疑》:“宁隐鳞藏彩,若渊中之龙乎?”

隐鳞藏彩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夫龙不隐鳞,凤不藏羽,网罗高悬,去将安所。

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陈留老父》

隐鳞藏彩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隐鳞藏彩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ǐn), 阝部,共11画
[ yǐn ]

1. 藏匿,不显露:隐藏。隐匿。隐居。隐士。隐讳。

2. 伤痛:隐恻。

3.怜悯:恻隐之心。

读音(lín), 鱼部,共20画

(1)(名)鱼类、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。

(2)(形)像鱼鳞的:~茎。

读音(cáng,zàng), 艹部,共17画
cángzàng

1. 隐避起来:埋藏。包藏。藏奸。藏匿。隐藏。蕴藏。藏污纳垢。

2. 收存起来:收藏。藏品。藏书。储藏。

1. 储放东西的地方:藏府。宝藏。

2. 道教、佛教经典的总称:道藏。大藏经。三藏(佛教经典“经”、“律”、“论”三部分)。

3.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、四川等省:藏族。

4.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5. 古同“臟”。

读音(cǎi), 彡部,共11画

(1)(名)颜色:五~|~云。

(2)(名)彩色的丝绸:剪~|张灯结~。

(3)(名)称赞夸奖的欢呼声:喝~。

(4)(名)花样;精彩的成分:丰富多~。

(5)(名)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。

(6)(名)对剧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;魔术里用的手法:火~|~活。

(7)(名)负伤流血:挂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