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uí xián sān chǐ

垂涎三尺

  • 结构 补充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chuí xián sān chǐ 怎么读

注音 ㄔㄨㄟˊ ㄒ一ㄢˊ ㄙㄢ ㄔˇ

繁体

感情 贬义成语

垂涎三尺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馋到极点。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;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垂涎三尺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,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……。(老舍《赵子曰》第三章)

  • 英语:

    cannot hide one's greed

  • 俄语:

    слюнки теку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垂涎欲滴、馋涎欲滴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不屑一顾、视如敝屣、敝屣视之

垂涎三尺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

-----唐·柳宗元·《三戒》

垂涎三尺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“垂涎”就是流口水,“三尺”形容口水之长。考其典源,“垂涎”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《新书》。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,受到汉文帝的赏识。他在《新书・卷四・匈奴》这篇文章中陈述,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。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,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,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、没吃过的美食,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,回国后就会流著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,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。后来“垂涎三尺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非常贪馋。亦用来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。另外在唐・柳宗元《柳宗元集・卷一九・吊赞箴戒・三戒・临江之麋》:“临江之人,畋得麋麑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也可见到“垂涎”这个词语,同样也有流著口水,非常贪馋的意思。

垂涎三尺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chuí), 丿部,共8画

(1)(动)耷拉下来:~柳。

(2)(动)留传:人民英雄永~不朽。

(3)(副)将、将要:~老。

(4)(名)敬辞;用于称长辈;上级对自己的行动:~念。

读音(xián), 氵部,共9画

(名)口水:~水|垂~三尺|垂~欲滴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(chǐ,chě), 尸部,共4画
chǐchě

1.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尺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.书信)。尺短寸长。尺牍。

2. 量长度的器具:竹尺。

3. 像尺的东西:铁尺。仿尺。戒尺。

4. 形容微少或短小:尺布。咫尺天涯。

1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2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