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涎三尺
- 结构 补充式成语
- 感情 贬义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chuí xián sān chǐ 怎么读
注音: ㄔㄨㄟˊ ㄒ一ㄢˊ ㄙㄢ ㄔˇ
繁体:
感情 贬义成语
垂涎三尺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馋到极点。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;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。
出处:
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语法:
垂涎三尺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。
示例:
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,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……。(老舍《赵子曰》第三章)
英语:
cannot hide one's greed
俄语:
слюнки текут
近义词:
垂涎欲滴、馋涎欲滴
反义词:
不屑一顾、视如敝屣、敝屣视之
垂涎三尺的出处
折叠展开
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
-----唐·柳宗元·《三戒》
垂涎三尺的典故
折叠展开
“垂涎”就是流口水,“三尺”形容口水之长。考其典源,“垂涎”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《新书》。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,受到汉文帝的赏识。他在《新书・卷四・匈奴》这篇文章中陈述,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。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,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,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、没吃过的美食,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,回国后就会流著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,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。后来“垂涎三尺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非常贪馋。亦用来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。另外在唐・柳宗元《柳宗元集・卷一九・吊赞箴戒・三戒・临江之麋》:“临江之人,畋得麋麑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也可见到“垂涎”这个词语,同样也有流著口水,非常贪馋的意思。
垂涎三尺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垂涎三尺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