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ēng

渔翁得利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yú wēng dé lì 怎么读

注音 ㄩˊ ㄨㄥ ㄉㄜˊ ㄌ一ˋ

繁体漁翁得利

感情 中性成语

渔翁得利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见“渔人得利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·庾岭劳人《蜃楼志》第15回:“趁着潮州兵将赴调,我乘空袭了城池,岂不是渔翁得利?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渔翁得利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得便宜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五幕:“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,愚弄南后,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,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渔人得利

渔翁得利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蘁其喙。鹬曰:“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”蚌亦谓鹬曰:“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”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

-----西汉·刘向·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

渔翁得利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渔翁得利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,也就是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。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鹬(一种水鸟)和一只蚌(一种河蚌)在河滩上争夺食物,鹬啄住了蚌的肉,蚌则夹住了鹬的嘴。两者互不相让,争执不下,最终被一位渔人看到,他毫不费力地就将它们一起捕获了。这就是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的典故。

渔翁得利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ú), 氵部,共11画

(1)(动)捕鱼:~产|~场|~船|~夫|~港|~歌|~鼓|~户|~火|~具|~猎|~轮|~民|~人|~网|~翁|~汛|~业。

(2)(动)谋取(不应得的东西):~利。

读音(wēng), 八部,共10画

(1)(名)年老的男子:老~。

(2)(名)父亲:乃~。

(3)(名)丈夫的父亲:家~。

(4)(名)妻子的父亲:岳~。

读音(dé,děi,de), 彳部,共11画
déděide

1. 获取,接受:得到。得失。得益。得空(kòng)。得便。得力。得济。心得。

2. 适合:得劲。得当(dàng )。得法。得体。

3. 满意:得意。扬扬自得。

4. 完成,实现:饭得了。得逞。得志(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)。

5. 可以,许可:不得随地吐痰。

6. 口语词(a.表禁止,如“得了,别说了”;b.表同意,如“得,就这么办”)。

1. 必须,须要:可得注意。

2. 极舒服,极适意: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,就得了。

1.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:要不得。拿得起来。

2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,表示效果或程度:跑得快。香得很。

读音(lì), 禾部,共7画

(1)(形)锋利;锐利。

(2)(形)顺利;便利:不~|成败~纯。

(3)(名)利益:有~有弊。

(4)(名)利润或利息:暴~|本~两清。

(5)(动)使有利:毫不~己;专门~人。

(6)(Lì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