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入之见
- 结构 偏正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xiān rù zhī jiàn 怎么读
注音: ㄒ一ㄢ ㄖㄨˋ ㄓ ㄐ一ㄢˋ
繁体:先入之見
感情 中性成语
先入之见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。指成见。
出处:
东汉 班固《汉书 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覆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
语法:
先入之见偏正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,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,因为我们先就以为讽刺并不是美德。
英语:
preconceived ideas
其他:
<德>Vorurteil
<法>parti pris 近义词:
先入为主、自以为是
反义词:
放马后炮
先入之见的出处
折叠展开
唯陛下观览古今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
-----东汉·班固等·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
先入之见的典故
折叠展开
汉哀帝年间,宠臣息夫躬巧妙地向哀帝传递错误信息,他声称匈奴单于未按时朝见,可能是意图引兵侵犯边境。然而,这其实是息夫躬私下里指示单于不要入塞朝拜的计策,因此单于并未如期出现。汉哀帝闻讯后,急忙召集朝中的大臣们商讨出兵征讨匈奴的事宜。丞相王嘉对息夫躬这种恃宠乱政的行为深感愤怒,他向汉哀帝进谏道:“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匈奴人有造反的意图,陛下不可轻信一面之词。”接着,他进一步劝诫道:“唯愿陛下能够博览古今,审慎思考,不应让先入之语左右判断。”他的意思是希望汉哀帝能够借鉴古代君主的智慧和经验,多方考虑和参考各种意见,而不是仅仅因为最先听到某个人的说法就轻易下定论。朝中以董贤为首的大臣们也纷纷赞同王嘉的观点,汉哀帝最终接受了他们的建议,决定不再仓促出兵。此后,“先入之语为主”这一说法逐渐演变为成语“先入为主”,意指先听到的话或先形成的印象往往会在人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,导致在后续遇到不同意见时难以接受。这一成语也被称作“先入之见”,用以提醒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要避免偏见和固执己见。
先入之见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先入之见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