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ìn kǒu kāi

信口开河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xìn kǒu kāi hé 怎么读

注音 ㄒ一ㄣˋ ㄎㄡˇ ㄎㄞ ㄏㄜˊ

繁体信口開河

感情 贬义成语

信口开河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你那里休聒,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信口开河兼语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,情哥哥偏寻根究底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九回

  • 英语:

    talk nonsense

  • 日语:

    とうとうと口(くち)から出(で)まかせをしゃべる

  • 俄语:

    болтáть что в попáло<без основáний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ins Blaue hinein reden<法>parler à tort et à travers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信口胡言、胡言乱语、胡说八道、信口雌黄、天花乱坠、口不择言、心直口快、无稽之谈、轻诺寡言、一簧两舌、言三语四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信而有征、言之凿凿、言之有据

信口开河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你休只管信口开河,絮絮聒聒,俺张孔目怎肯缘木求鱼。

-----元·关汉卿·《鲁斋郎》

信口开河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张君瑞解了普救寺的围, 崔夫人设了酒宴, 把张君瑞请来之后, 又吩咐红娘:“去唤小姐来, 与先生行礼者!”红娘就说:“老夫人后堂待客,请小姐出来哩!”崔莺莺说:“我身子有些不停当,来不得。”红娘说:“你道请谁哩?”崔莺莺说:“请谁?”红娘说:“请张生哩!”崔莺莺说:“若请张生,扶病也索走一遭。”于是,崔莺莺梳桩打扮,出来陪张生了。红娘一看她饰理得极其艳丽,脸庞更显得娇嫩可爱,就说:“觑俺姐姐这个脸儿吹弹得吹,张生有福也呵!”崔莺莺就说:“你不要在那里哇喇哇啦吧,我还不当作你是在胡说八道?不管张生的命好不好,福大不大,我就做他的夫人难道不配吗?”

信口开河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xìn,shēn), 亻部,共9画
xìnshēn

1. 诚实,不欺骗:信用。信守。信物。信货。信誓旦旦。

2. 不怀疑,认为可靠:信任。信托。信心。信念。

3. 崇奉:信仰。信徒。

4. 消息:信息。杳无音信。

5. 函件:信件。信笺。信鸽。信访。

6. 随便,放任:信手(随手)。信步(随意走动,散步)。信笔。信意。

7. 同“芯2”。

8. 姓。

1. 古同“伸”,舒展开。

2. 古同“伸”,表白。

读音(kǒu), 口部,共3画

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
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
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
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
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
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
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
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
读音(kāi), 一部,共4画

(1)(动)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;打开

(2)(动)打通;开辟:~路|~矿。

(3)(动)(合拢或连接的东西)舒张;分离:桃树~花了|扣儿~了。

(4)(动)(河流)解冻:河~了。

(5)(动)解除(封锁、禁令、限制等):~戒|~禁。

(6)(动)发动或操纵(枪、炮、车、船、飞机、机器等):~枪|~汽车|~拖拉机|火车~了。

(7)(动)(队伍)开拔:昨天~来两团人;今天又~走了。

(8)(动)开办:~工厂|~医院。

(9)(动)开始:~工|~学|~演。

(10)(动)举行(会议、座谈会、展览会等):~会|~欢送会。写出(多指单据、信件等):~发票|~药方。支付;开销(工资、车费)。〈方〉开革;开除:过去资本家随便~掉我们工人。(液体)受热而沸腾:水~了。〈口〉吃:他把包子都~了。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。ɑ)表示扩大或扩展:喜讯传~了。b)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:下了两天雨;天就冷~了。指十分之几的比例:三七~。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:~会|~欢送会。写出(多指单据、信件等)

读音(hé), 氵部,共8画

(1)(名)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:江~|~流|内~|运~|护城~。

(2)(名)指银河系:~外星系。

(3)(名)特指黄河:~西|~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