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ǒu

一笔不苟

  • 结构 主谓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yī bǐ bù gǒu 怎么读

注音 一 ㄅ一ˇ ㄅㄨˋ ㄍㄡˇ

繁体一筆不苟

感情 中性成语

一笔不苟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不苟:不苟且。一笔一画都很认真;毫不马虎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沈初《西清笔记 纪名迹》:“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一笔不苟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认真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茅盾《无题》:“我的创作态度多幺严肃,我真是一笔不苟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一字千金、谨小慎微、郑重其事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马虎了事、草率从事、粗心大意

一笔不苟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绢本晚年所作,应规人矩,一笔不苟,正元章所谓平澹天成者。

-----明·文徵明·《(明)文徽明集·补辑二三·跋怀素草书千字文》

一笔不苟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清朝的沈初在《西清笔记·纪名迹》中写到:“(这位艺术家)在创作过程中,从头到尾每一笔都极其认真,没有丝毫马虎,展现出如此深厚的功力,这实在是高超的技艺啊。”这段话用白话文解释,就是赞美某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,态度极其严谨,每一笔都画得非常精细,没有任何疏忽,显示了他非凡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。

一笔不苟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读音(bǐ), ⺮部,共10画

(1)(名)写字画图的用具

(2)(名)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)笔法:伏~|败~。

(3)(动)用笔写出:代~。

(4)(名)笔画:“大”字有三~。

(5)量词。ɑ)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:一~钱|三~账。b)用于书画艺术:一~钱|三~账。b)用于书画艺术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gǒu), 艹部,共8画

(1)(形)随便:一丝不~|不~言笑。

(2)(Gǒu)姓。

(3)(连)〈书〉假使;如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