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笔不苟
- 结构 主谓式成语
- 感情 中性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yī bǐ bù gǒu 怎么读
注音: 一 ㄅ一ˇ ㄅㄨˋ ㄍㄡˇ
繁体:一筆不苟
感情 中性成语
一笔不苟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不苟:不苟且。一笔一画都很认真;毫不马虎。
出处:
清 沈初《西清笔记 纪名迹》:“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
语法:
一笔不苟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认真。
示例:
茅盾《无题》:“我的创作态度多幺严肃,我真是一笔不苟。”
近义词:
一字千金、谨小慎微、郑重其事
反义词:
马虎了事、草率从事、粗心大意
一笔不苟的出处
折叠展开
绢本晚年所作,应规人矩,一笔不苟,正元章所谓平澹天成者。
-----明·文徵明·《(明)文徽明集·补辑二三·跋怀素草书千字文》
一笔不苟的典故
折叠展开
清朝的沈初在《西清笔记·纪名迹》中写到:“(这位艺术家)在创作过程中,从头到尾每一笔都极其认真,没有丝毫马虎,展现出如此深厚的功力,这实在是高超的技艺啊。”这段话用白话文解释,就是赞美某位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,态度极其严谨,每一笔都画得非常精细,没有任何疏忽,显示了他非凡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。
一笔不苟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一笔不苟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