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i è quān

为恶不悛

  • 结构 补充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wéi è bù quān 怎么读

注音 ㄨㄟˊ ㄜˋ ㄅㄨˋ ㄑㄨㄢ

繁体為惡不悛

感情 贬义成语

为恶不悛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贾后为恶不悛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为恶不悛作谓语、定语;指死不悔改。

  • 示例:

    《魏书·高闾传》:“蠕蠕子孙,袭其凶业,频为寇扰,为恶不悛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stop at nothing in doing evil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怙恶不悛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改过自新

为恶不悛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贾后为恶不悛。

-----晋·干宝·《搜神记》

为恶不悛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公元前726年,卫国联合宋、陈等国对郑国进行了军事行动。为了瓦解卫、陈的联盟,郑庄公积极寻求与陈国的结盟。然而,陈桓公对郑庄公的请求嗤之以鼻,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。此时,桓公的弟弟五父却提醒他:“与邻国的友好关系是我们国家稳固的基石,我们应当接受郑国的结盟请求。”然而,桓公却不以为意,反驳道:“宋国和卫国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,小小的郑国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?”在得知陈国拒绝结盟后,郑庄公愤怒至极,决定全力攻击陈国。陈桓公仓促应战,最终大败而归。后来,历史学家对陈桓公的行为进行了评价,他们认为:“友善是立国之本,不可轻易丢弃;恶行也应及时制止,不可任其发展。如果一味坚持作恶且不知悔改,最终必将自食恶果。”这个历史故事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成语——“怙恶不悛”,用来形容那些坚持作恶、不肯悔改的行为。这个成语也被人们称为“为恶不悛”或“长恶不悛”等,用以警示世人。

为恶不悛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wéi,wèi), 丶部,共4画
wéiwèi

1. 做,行,做事:为人。为时。为难。不为己甚(不做得太过分)。

2. 当做,认做:以为。认为。习以为常。

3. 变成:成为。

4. 是:十两为一斤。

5. 治理,处理:为政。

6. 被:为天下笑。

7. 表示强调:大为恼火。

8. 助词,表示反诘或感叹:敌未灭,何以家为?

9. 姓。

1. 替,给:为民请命。为虎作伥。为国捐躯。

2. 表目的:为了。为何。

3. 对,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
4. 帮助,卫护。

读音(è,wù,ě,wū), 心部,共10画
èwùěwū

1. 不好:恶感。恶果。恶劣。恶名。丑恶。

2. 凶狠:恶霸。恶棍。险恶。凶恶。

3. 犯罪的事,极坏的行为:恶贯满盈。

1. 讨厌,憎恨,与“好(hào)”相对:可恶。厌恶。好(hào)恶。

1. 〔恶心〕要呕吐的感觉;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。

2. (噁)

1. 古同“乌”,疑问词,哪,何。

2. 文言叹词,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!

读音(bù), 一部,共4画
[ bù ]

1. 副词。
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(quān), 忄部,共10画

(动)〈书〉悔改:怙恶不~(坚持作恶;不肯悔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