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ǔ diǎn wàng

数典忘祖

  • 结构 紧缩式成语
  • 感情 贬义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shǔ diǎn wàng zǔ 怎么读

注音 ㄕㄨˇ ㄉ一ㄢˇ ㄨㄤˋ ㄗㄨˇ

繁体數典忘祖

感情 贬义成语

数典忘祖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无后乎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数典忘祖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,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。

  • 英语:

    forget one's own origins

  • 日语:

    物の本源(ほんげん)を忘れること

  • 俄语:

    забывáть о предках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seine Vorfahren vergessen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崇洋媚外、照猫画虎、生搬硬套、邯郸学步、鹦鹉学舌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饮水思源、温故知新

数典忘祖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籍谈不能对。宾出,王曰:“籍父其无后乎,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
-----春秋·左丘明·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
数典忘祖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有一年,晋国的籍谈作为副使跟随荀跞去成周参加葬礼。葬礼后,周天子就脱掉丧服,与客人们饮酒。酒宴上,周天子使用鲁国进贡的宝壶作酒杯斟酒,心怀叵测地询问籍谈:“诸侯各国都有礼器进献王室,为什么你们晋国没有,这是什么原因呀?”籍谈恭敬地回答道:“早年诸侯受封的时候,都接受了王室的宝器,可晋国没有接受。晋国远在深山,与戎人和狄人为邻,远离王室,天子的威福不能达到,因此不能奉献宝器。”“咦?不对,不对,”周天子不满地说。“晋国的始祖唐叔是周成王的同胞兄弟,怎么会分不到宝器?唐叔接受了文王的鼓和车,接受了武王的皮甲……还有斧钺、香酒、红色的弓、勇士,你们都接受过。这些难道不是周王室对晋国的威福?你是不是都忘记了,亏得你的先祖还是掌管典籍的官呢!你既然是司典的后代,为什么能忘掉这些呢?”籍谈一时语塞,一时不知说什么好,只好沉默不语。周天子送走了客人以后,对大臣们说:“我看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享有禄位了吧,他举出了典故却忘记了祖宗……”籍谈回国后,将这事报告了大夫叔向。叔向不以为然地说:“我看天子是不能够长治久安于王位的,他把忧愁当快乐,吊丧时候他和宾客饮酒作乐,还向人家要宝器,他也太不知礼法了!就算他能记住祖宗也是没用的。”

数典忘祖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数典忘祖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hù,shǔ,shuò), 攵部,共13画
shùshǔshuò

1. 表示、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:数目。数量。数词。数论(数学的一支,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)。数控。

2. 几,几个:数人。数日。

3. 技艺,学术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”。

4. 命运,天命:天数。气数。

1. 一个一个地计算:不可胜数。数九。

2. 比较起来突出:数得着。

3. 责备,列举过错:数落。

4. 谈论,述说:数说。数典忘祖(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,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)。

1. 屡次:数见不鲜(亦称“屡见不鲜”)。

读音(diǎn), 八部,共8画

(1)(名)典范性书籍。

(2)(名)标准;法则:~范。

(3)(名)典故:用~。

(4)(名)典礼:盛~。

(5)(动)旧时用土地、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:~押。

读音(wàng), 心部,共7画

(动)忘记:~掉|难~。

读音(zǔ), 礻部,共9画

(1)(名)父母亲的上一辈:~父|~母。

(2)(名)祖宗:~产|~坟|~籍|~上|~业|~遗。

(3)(名)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:~师|鼻~。

(4)(名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