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àng nòng zhāng

杖杜弄麞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生僻成语

拼音 zhàng dù nòng zhāng 怎么读

注音 ㄓㄤˋ ㄉㄨˋ ㄋㄨㄥˋ ㄓㄤ

繁体

感情 中性成语

杖杜弄麞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指人借读别字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谓吏部侍郎韦陡曰:‘此云杖杜何也?’陡俯首不敢言。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,林甫手书庆之曰:‘闻有弄麞之庆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杖杜弄麞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每个孩子,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识字,不读别字的习惯,否则,弄出杖杜弄麞的笑话,是要被人耻笑的。

杖杜弄麞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有用“杕杜”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谓吏部侍郎韦陡曰:“此云杖杜何也?”陡俯首不敢言。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,林甫手书庆之曰:“闻有弄麞之庆”

-----五代·刘昫等·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

杖杜弄麞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唐朝时期,不学无术的李林甫典选部时,选人严回判语,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对吏部侍郎韦陡说:‘此云杖杜何也?’陡俯首不敢言。一次太常少卿姜度得子,林甫亲手书写:‘闻有弄麞之庆’,客人视之掩口而笑。

杖杜弄麞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成语接龙(顺接)

杖杜弄麞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zhàng), 木部,共7画

(1)(名)拐杖、手杖。

(2)(名)泛指棍棒:擀面~。

读音(dù), 木部,共7画

(1)(名)杜树;即棠梨、杜梨。乔木;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。

(2)姓。

(3)(动)堵塞:防微~渐。

读音(nòng,lòng), 王部,共7画
nònglòng

1. 玩耍,把玩:摆弄。玩弄。弄臣(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)。弄潮儿。戏弄。弄瓦(“瓦”是原始的纺锤,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,意为生女儿)。弄璋(“璋”是一种玉器,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。意为生儿子)。

2. 做,干:弄假成真。弄明白。

3. 设法取得:弄点钱花。

4. 搅扰:这事弄得人心惶惶。

5. 耍,炫耀:搔首弄姿。

6. 不正当地使用:弄权。弄手段。捉弄。

7.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、一章:弄琴。梅花三弄。

8.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。

1. 方言,小巷,胡同:弄堂。里弄。

读音(zhāng), 鹿部,共22画

同“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