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慌失措
- 结构 补充式成语
- 感情 贬义成语
- 年代 古代成语
- 热度常用成语
拼音: jīng huāng shī cuò 怎么读
注音: ㄐ一ㄥ ㄏㄨㄤ ㄕ ㄘㄨㄛˋ
繁体:驚慌失措
感情 贬义成语
惊慌失措的意思
折叠展开
解释:
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如何是好。形容惊恐慌张;不知如何是好。
出处:
《北齐书 元晖业传》:“孝友临刑,惊惶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”
语法:
惊慌失措补充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遇到危险情况,应该沉着冷静,不要惊慌失措。
英语:
panicstricken
日语:
驚いて常態(じょうたい)を失う
俄语:
быть в полной и растерянности
近义词:
惊惶失措、张皇失措
反义词:
泰然自若、谈笑自若、处处泰然
惊慌失措的出处
折叠展开
(元)孝友临刑,惊慌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
-----唐·李百药·《北齐书·元晖业传》
惊慌失措的典故
折叠展开
南北朝时期,北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性格软弱。北齐灭魏后,元韶娶得原魏孝武帝皇后并继承其珍宝,却将玉玺献给北齐文宣帝高洋。高洋曾将元韶扮成女子嘲笑,元韶默默忍受。后来,元晖业在晋阳斥责元韶,因言辞直率被文宣帝处死,同时被杀的还有元孝友。据《北齐书·元晖业传》记载,元孝友临刑惊惶失措,而元晖业则神色自若。元晖业死后八年,元韶全家被囚地牢,最终饿死。后来,“惊惶失措”这个成语流传下来,用来形容人在惊恐慌乱时,不知所措的状态,也作“惊惶无措”、“惊慌失措”、“惶恐失措”等。
惊慌失措成语接龙
折叠展开
惊慌失措字义分解
折叠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