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ǎo dài

扫榻以待

  • 结构 偏正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近代成语
  • 热度常用成语

拼音 sǎo tà yǐ dài 怎么读

注音 ㄙㄠˇ ㄊㄚˋ 一ˇ ㄉㄞˋ

繁体掃榻以待

感情 中性成语

扫榻以待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榻:床。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。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 朋僚函札 向荣来函》:“如阁下允为留营,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扫榻以待连动式;作谓语;表示热忱迎客。

  • 示例:

    章炳麟《致伯中书一》:“君以暇时能来相就,则扫榻以待也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clear away dust and wait guests

扫榻以待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时陈蕃为太守……蕃在郡不接宾客,唯(徐)稚来特设一榻,去则悬之。

-----南朝宋·范晔·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

扫榻以待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扫榻以待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sǎo,sào), 扌部,共6画
sǎosào

1.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:扫地。

2. 清除,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扫荡。一扫而空。

3. 全,尽,尽其所有:扫数(shù)。

4. 低落,丧失:扫兴(xìng )。

5. 描画:扫描。扫眉。

6. 迅速横掠而过:扫射。扫视。

7. 结束,了结:扫尾。

8. 祭奠:扫墓。祭扫。

1. 〔扫帚〕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。

读音(tà), 木部,共14画

(名)狭长而较矮的床。

读音(yǐ), 人部,共4画

(1)(介)用;拿;按:~少胜多|喻之~理。

(2)(介)依:~次就座。

(3)(介)因:何~知之?

(4)(介)表示目的:~待时机。

(5)(介)〈书〉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~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

(6)〈书〉(连)跟‘而’相同:城高~厚;地广~深。

(7)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;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;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黄河~北|九年~前。

读音(dài,dāi), 彳部,共9画
dàidāi

1. 等,等候:待到。待旦。拭目以待。

2.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待。招待。待遇。待人接物。

3.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待出门,有人来了。

1. 停留,逗留,迟延:你待一会儿再走。